《吴梅词曲论著集》简介
《吴梅词曲论著集》这本书是由.吴梅 著;解玉峰编创作的,《吴梅词曲论著集》共有72章节
1
南雍学术经典
顾 问 茅家琦 周勋初 编委会主任 洪银兴 编委会副主任 张一兵 周 宪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帆 王明生 左 健 ...
2
总序
学术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累过程。在对中国现代学术的“世纪回眸”中,我们在重估和评价百年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应该从前辈学人勤勉的学术实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中...
3
导言
吴梅(1884—1939),字瞿安,初号灵鳷,后号霜厓。江苏长洲人(今苏州)。近代著名学者、词曲学家,尤精于曲,世共推为独步一时的曲学大师。 一 清光绪十年(1...
4
目录
目 录 南雍学术经典 总序 导言 词学通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论平仄四声 第三章 论韵 第四章 论音律 第五章 作法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 第一 唐人词略...
5
词学通论
...
6
第一章 绪论
词之为学,意内言外,发始于唐,滋衍于五代,而造极于两宋。调有定格,字有定音,实为乐府之遗,故曰诗馀。惟齐梁以来,乐府之音节已亡,而一时君臣,尤喜别翻新调。如梁武...
7
第二章 论平仄四声
平仄一道,童孺亦知之。惟四声略难,阴阳声则尤难耳。词之为道,本合长短句而成,一切平仄,宜各依本调成式。五季两宋,创造各调,定具深心。盖宫调管色之高下,虽立定程,...
8
第三章 论韵
词之有韵,所以谐节奏,调起毕也。是以多取同音,弗畔宫律,吐字开闭,畛域綦严。古昔作者,严于律度,寻声按谱,不踰刌。其时词韵,初无专书,而操觚者出入阴阳,动中窍奥...
9
第四章 论音律
音者何?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也。律者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之十二律也。以七音乘十二律,则得八十...
10
第五章 作法
作词之法,论其间架构造,却不甚难。至于撷芳佩实,自成一家,则有非言语可以形容者。所谓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有一成不变之律,无一定不易之文。南宋时修内司所刊《...
11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
词者,诗之馀也。诗莫古于三百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歌侑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
12
第一 唐人词略
昔人论词,皆断自唐代。诚以唐代以前,如炀帝之《清夜游湖上曲》、侯夫人《看梅一点春》等,虽在李白、王维以前,而其词恐为后人伪托,不可据为典要,因亦以唐代为始。按赵...
13
第二 五代十国人词略
陆放翁曰: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盖其时君唱于上,臣和于下,极声色之供奉,蔚文章之大观。风会所趋,朝野一...
14
第七章 概论二 两宋
论词至赵宋,可云家怀隋珠,人抱和璧,盛极难继者矣。然合两宋计之,其源流递嬗,可得而言焉。大抵开国之初,沿五季之旧,才力所诣,组织未工。晏、欧为一大宗,二主一冯,...
15
第一 北宋人词略
言词者必曰,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精。然而南北之分,亦有难言者也。如周紫芝、王安中、向子諲、叶梦得辈,皆生于北宋,没于南宋。论者以周、王属北,向、叶属南者,只以...
16
第二 南宋人词略
词至南宋,可云极盛时代。黄昇散花庵《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始于康与之,终于洪;周密《绝妙好词》七卷,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合订不下二百家。二书皆选家之善本,学...
17
第八章 概论三 金元
前述唐五代两宋人之作,为词学极盛之期。自是而后,此道衰矣。金元诸家,惟吴、蔡、遗山为正,馀皆略事声歌,无当雅奏。元人以北词见长,文人心力,仅注意于杂剧,且有以词...
18
第一 金人词略
完颜一朝,立国浅陋,金宋分界,习尚不同。程学行于南,苏学行于北,一时文物,亦未谓无人。惟前为宋所掩,后为元所压,遂使豪俊无闻,学术未显,识者惜之。然而《中州》一...
19
第二 元人词略
元人以北词登场,而歌词之法遂废。其时作者,如许鲁斋之【满江红】,张弘范之【临江仙】,不过馀技及之,非专家之业。即如刘太保之【乾荷叶】,冯子振之【鹦鹉曲】,亦为北...
20
第九章 概论四 明清
明词芜陋,清词则中兴时也。流派颇繁,疏论如左。...
21
第一 明人词略
论词至明代,可谓中衰之期。探其根源,有数端焉。开国作家,沿伯生、仲举之旧,犹能不乖风雅。永乐以后,两宋诸名家词,皆不显于世。惟《花间》、《草堂》诸集,独盛一时。...
22
第二 清人词略
词至清代,可谓极盛之期。惟门户派别,颇有不同。二百八十年中,各遵所尚。虽各不相合,而各具异采也。其始沿明季馀习,以花草为宗。继则竹垞独取南宋,而分虎、符曾佐之,...
23
顾曲麈谈
...
24
第一章 原曲[1]
余十八九岁时,始喜读曲,苦无良师以为教导,心辄怏怏。继思欲明曲理,须先唱曲,《隋书》所谓“弹曲多则能造曲”是也。乃从里老之善此技者,详细问业,往往瞠目不能答一语...
25
第一节 论宫调
宫调之理,词家往往仅守旧谱中分类之体,固未尝不是。但宫调究竟是何物件,举世且莫名其妙,岂非一绝大难解之事。余以一言定之曰: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何也...
26
第二节 论音韵
曲中之要,在于音韵。何谓音?即喉舌唇齿间之清浊是也。何谓韵?即十九部之阴阳是也。音有清浊,韵有阴阳,填词者必须辨别清楚,斯无拗折嗓子之诮,否则纵有佳词,终不入歌...
27
第三节 论南曲作法(宜与前第一节论宫调参观之)
南曲自梁、魏创立水磨调后(俗名昆腔),其作法大有变革。良辅仅点《琵琶记》板,而不点《幽闺记》板(《幽闺》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浒传》之耐庵居士也),故词...
28
第四节 论北曲作法
南词重板眼,北词重弦索,此世所通知者也。惟北词调促而辞繁,下词至难稳惬,且衬字无定法,板式无定律,初学填词几于无从入手。又不尚词藻,专重白描,胡元方言,尤须熟悉...
29
第二章 制曲
制曲者,文人自填词曲,以陶写性情也。音律之道,前章已论之详矣。兹分作剧法、作清曲法二种,为学者之先导焉。...
30
第一节 论作剧法
传奇之名,虽昉于金源,顾宋赵德麟【蝶恋花】词以七言韵语,加入微之原文,而按节弹唱,则已启传奇串演之法,惟其名乃成于元耳。自是以后,有院本,有杂剧,有爨弄,名称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