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一 唐五代
2025年10月13日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
词者,诗之馀也。诗莫古于三百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歌侑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历魏晋六朝,皆仍其节奏(其名历代不同,其歌法仍袭旧)。于是诗与乐分矣。自魏武借乐府以写时事,《薤露歌》、《蒿里行》,皆为董卓之乱而作,与原义不同。陈思王植作《鞞舞》新歌五章,谓古曲谬误至多,异代之文,不必相袭,爰依前曲,别作新歌。此说一开,后人乃有依乐府之题,而直抒胸臆者,于是乐府之真又失矣。两晋以下,诸家所作,不尽仿古。一时君臣,尤喜别翻新调。而民间哀乐缠绵之情,托诸长谣短咏以自见者,亦往往而有。如东晋无名氏作《女儿子》、《休洗红》二曲、梁武帝之《江南弄》、沈约之《六忆诗》,其字句音节,率有定格,此即词之滥觞矣。盖诗亡而乐府兴,乐府亡而词作。变迁递接,皆出自然也。今自隋唐以迄五代,略为诠论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