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端明入冥

洪端明入冥

洪焘仲鲁,忠文公咨夔次子也。嘉熙丁酉,居忧天目山,素有元章爱石之癖,而山中所产亦秀润,不减太湖、洞庭。

村仆骆老者专任搜抉之役。会族叔璞假畚锸锄斧,将为筑室用,骆掌其事,择刓钝数事付之。璞怒其轻已,率其子槱共殴之,至毙,是岁中元日也。洪公力与维持,泯其事。璞素豪犷,持一邑短长。邑令王衍,婺州人,恶其所为,廉得之,遂收璞父子及血属于狱。洪公亦以曾任调停,例追逮,良窘。时王实斋遂守吴,契家也,亟往求援。王为宛转赵宪崇挥,改送余杭县。狱具,以主仆名分因斗而死,璞止从夏楚,槱仅编置赎铜而已。

明年戊戌中元,洪公方走厕,忽睹骆老在厕,云:“近山雨后出数石,巉秀可爱,主人幸一观之。”洪仓卒忘其死,往从其行,才跬步间,觉此身已在檐楹间。稍至一土神庙,便有四力士自庙中出,挟之空行,其去甚驶,天昏昏如昧爽,足下风涛澎湃声可恐,意非佳境,反顾骆曰:“既若此,何不告我?”骆曰:“勿恐,略至便可还也。”稍前,一河甚阔,方念无津梁可度,则身已达彼岸。又见数百人掩面趣右而去。自此冥行如深夜。忽曛黑中一山横前,有窍如月,数百人皆自此入,心方疑异而身亦度窍矣。到此,足方履地。既前,复有一河,污浊特甚,僧、尼、道、俗汩没其间。至此,方悟为入冥,心甚悲恐。

稍前,颇有人居,萧疏殊甚;又前,有宫室轩敞巍耸,四垂簾幕,庭下列绯绿人,狱卒甚众,俨如人间大官府,初无所谓阿旁牛头也。右庑绝昏黑,隐隐见荷枷箠楚者甚苦。其外小庭中一黑蟒大与庭等,仰视一灯,悲鸣无度。洪所立左庑则微明若欲曙时,微闻其傍喃喃若诵经声。洪平日不喜此,方窘惧中,亦慢随其声诵之。庭中人忽起立怒视,而殿上簾尽卷,有绿衣者出,坐东向,绯衣者坐西向,最后金紫人居中。庭下绿衣吏抱文书而上,高唱云:“洪某枉法行财,罪当死。”洪惧甚,不觉身已立庭下,漫答云:“为叔解纷,初非枉法。”金紫人怒曰:“此人间譁词,安得至此?”洪曰:“死不辞,然有三说。璞,叔也;骆,仆也。不忍以仆故置叔于辟,一也;骆无子,妻贫老无以养,使璞资之终其身,二也;且骆妻自谓一经检验,永失人身,意自不欲,非强之和,三也。”金紫人始首肯云:“‘为叔解纷,初非枉法’,此说有理,可供状来。”便有纸笔在前。直书其说以呈。金紫人怒方霁,曰:“可与骆氏立后。”且命绿衣导之以回。转盼间,骆之父母皆在焉。途中因扣绿衣:“所见大蟒为何物?”厉声答云:“此开边喜杀之人也。”稍前,见数十百人持骡马皮而来,又扣之,曰:“此受生回也。”又见狱吏持刀杖驱百余人自西而来,其中有洪氏族长为僧者,曰img阇黎亦在焉。方疑之,img忽呼曰:“三十哥(仲鲁行第)安得在此耶?”为所驱卒击,其首粉碎。回视之,仍复完矣。因扣绿衣云:“人间何事最善?”绿衣举手加额曰:“善哉,问!忠孝为先,继绝次之,戒杀又次之。”又问:“何罪最重?”曰:“开边好杀罪重,豪夺次之(或谓其说尚多)。”因问:“金紫者何人?”拱手对曰:“商公飞卿(字翠仲,乾淳间从官)。”复扣平生食禄,遂于袖中出大帙示之。己姓名下,其字如蚁,不能尽阅。后注云:“合参知政事,以某年月日奸室女某人;某日为某事,降秘阁修撰转运副使。”洪悚然泪下,曰:“奈何?”绿衣曰:“但力行好事。”且言“某亦人间人,任知池州司户,溺死。阴间录其正直,得职于此。”稍前至大溪,有桥如鱼网,心疑其异而身已度矣。又前溪益大,绿衣推堕之,恍然而寤,则死已三日矣。妻子环立于侧,特以心微暖,口尚动,未就敛耳。

后一岁,璞亦入冥,觉身堕铁网中。见邻院僧行昭立庭下,主者诘责曰:“汝为僧,乃专以杀生为事,何邪?”昭曰:“杀生乃屠者黄四,某不过与之庖馔耳。”亟问黄四,无异辞,乃讯足二十而去。方窘惧间,忽传呼都天判官决狱,视之则忠文公也。璞号泣求救,公曰:“汝杀人何所逃罪?”然未应尔也,恍然身已出网外而苏。后行昭以营桥立积木上败足,呻吟痛楚者三岁而殂,璞亦未几死。后洪公于庚申岁首以秘撰两浙漕召,忆向所见,心甚恐,后亦无他,官至文昌端明殿学士。晚虽龃龉,然竟享上寿而终。岂非力行好事所致乎?

此事洪公常入梓以示人。余向于先子侍旁亲闻伯鲁尚书言,甚详。后会其犹子宪使起畏立,复询颠末,书之。

注释:

①居忧天目山:因守丧,居住在天目山。忧:丁忧。旧称遭父母之丧为丁忧。语本《书·说命上》“王宅忧”。

②刓(wán):削。

③狱具:结案。

④赎铜:以钱财抵销罪过。《玉篇·贝部》:“赎,以财拔罪。”自夏朝以来,历代都实行过罪犯用财物抵销刑罚的制度。以钱赎罪的原因较多,或因犯罪事实不够清楚,或出于对某些罪犯的矜恤照顾,或给贵族官僚及家属以特权,或由于国库不足等。

⑤津梁:桥梁。

⑥汩没:出没。

⑦萧疏:冷寂。

⑧不忍以仆故置叔于辟:不忍心因为叔父打仆而使叔父受斩。

img(yè):同“晔”。

⑩阇(shé)黎:梵文Atcha-Rya的音译,意为“和尚”、“僧”。《释典》:“僧曰阇黎”。

⑪“善哉,问”:问得好。

⑫开边:扩大疆土。

⑬室女:未出嫁的女子。

⑭龃龉:此指昏庸。

⑮犹子:侄子。《礼记·檀弓上》:“兄弟之子,犹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