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砭
古者针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盖脉络之会,汤液①所不及者,中其俞穴,其效如神,方书传记所载不一。若唐长孙后怀高宗将产,数日不能分娩。诏医博士李洞玄候脉,奏云:“缘子以手执母心,所以不产。”太宗问曰:“当何如?”洞玄曰:“留子,母不全;母全,子必死。”后曰:“留子,帝业永昌。”遂隔腹针之,透心至手。后崩②,太子即诞。后至天阴,手中有瘢。庞安常视孕妇难产者,亦曰:“儿虽已出胞,而手执母肠胃,不复脱衣”,即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儿既痛,即缩手而生。及观儿虎口,果有针痕。近世屠光远亦以此法治番阳酒官之妻。三人如出一律,其妙如此。盖医者,意也,一时从权,有出于六百四十九穴之外者。
《脞说》载李行简外甥女适③葛氏而寡,次嫁朱训,忽得疾如中风状。山人曹居白视之,曰:“此邪疾也。”乃出针刺其足外踝上二寸许,至一茶久,妇人醒曰:“疾平矣。”始言每疾作时,梦故夫引行山林中。今早梦如前,而故夫为棘刺刺足胫间不可脱,惶惧宛转,乘间乃得归。曹笑曰:“适所剌者入邪穴也。”此事尤涉神怪。余按:《千金翼》④有刺百邪所病十三穴:一曰“鬼宫”,二曰“鬼信”,三曰“鬼垒”,四曰“鬼心”,五曰“鬼路”,六曰“鬼枕”,七曰“鬼林”,八曰“鬼市”,九曰“鬼病”,十曰“鬼堂”,十一曰“鬼藏”,十二曰“鬼臣”,十三曰“鬼封”,然则居白所施正此耳。
今世针法不传,庸医野老道听途说,勇于尝试,非惟无益也。比闻赵信公在维扬制阃日,有老张总管者,北人也,精于用针,其徒某得其粗焉。一日,信公侍姬苦脾血疾垂殆。时张老留旁郡,急呼其徒治之。某曰:“此疾已殆,仅有一穴或可疗。”于是刺足外踝二寸余,而针为血气所吸留,竟不可出。某仓惶请罪,曰:“穴虽中而针不出,此非吾师不可,请急召之。”于是命流星马宵征。凡一昼夜而老张至,笑曰:“穴良是,但未得吾出针法耳。”遂别于手腕之交刺之,针甫入而外踝之针躍而出焉。即日疾愈,亦可谓奇矣。
然古者针以石为之,昔金元起欲注《素问》⑤,访王孺以砭石。答曰:“古人以石为针,必不用铁。”《说文》⑥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云:“高氏之山多针石。”郭璞云:“可以为砭针。”《春秋》:“美疢⑦不如恶石。”服子慎注云:“石,砭石也。”季世⑧无复佳石,故以针代之耳。
又尝闻舅氏章叔恭云:“昔倅襄州日,尝获试针铜人。全像以精铜为之,腑脏无一不具,其外俞穴则错金书穴名于旁。凡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盖旧都用此以试医者。其法:外涂黄蜡,中实以水,俾医工以分折寸,按穴试针;中穴,则针入而水出,稍差,则针不可入矣。亦奇巧之器也。后赵南仲归之内府,叔恭尝写二图刻梓以传焉。因并附见于此。
注释:
①汤液:汤药。
②后崩:长孙皇后死。古代称帝王、皇后皇妃之死为“崩”。
③适:嫁。
④《千金翼》:《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药书,是他的《千金要方》的续编,故称《千金翼方》,论列内、外科病症的诊治,选录方剂二千余首。
⑤《素问》:医书名,《内经》的一部分。为汇集各家医论,着重论述基础理论的中医学著作,阐述阴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医学原理。隋代金元起、唐代王冰都曾给此书作注。
⑥《说文》:《说文解字》,古代字书,汉代许慎编。
⑦疢(chèn):热病,病。
⑧季世:后世,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