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章本末
绍兴三十三年六月十一日,内禅前一日,宰相朱倬罢。倬,字汉章,三山人,登宣和第。或谓张浚明橐荐之,非也,其实因刘贵妃以进。
妃,北人流寓闽中,有殊色。中贵人掌神御者图上其貌,久之不省,始归西外之宗家。它日,上见图悦之,命召入,遂有宠。其父懋,后至节度使。倬居乡里,识之,夤缘缔交①,后为学官,请外,得舒州。将陛辞,刺知上燕闲②所观史传,于奏疏中道之,大称旨③,留为郎。不数年,为中司,遂至宰相。
最恶王十朋。其在台尝风陈丞相康伯去之,陈以告汪圣锡。汪曰:“彼为中司,胡④不自击之?”陈曰:“畏公议也。”汪曰:“彼且畏公议,相公独不畏公议乎?”既而十朋不自安,请外,将予郡。倬又曰:“颠人如何作郡?”乃得外大宗丞。公论大喧。然上眷殊厚。
辛巳视师回至平江,洪遵景岩为守⑤。时倬与康伯并相,遵依求入为祷,倬唯唯。康伯曰:“进退近臣当由上意,非某所敢知也。”及将内禅,康伯奏:“书诏方冗,翰苑独员洪遵在近。”欲召之。倬恶其非出己,即曰:“不可。其弟迈新为右史,今复召遵,此苏轼与辙所以变乱元祐也。”上卒召遵副端。张震真父为同列言:“上方行尧舜之事,此人岂可辅初政?不去之,必为天下患。”遂力攻之。上初不听。时竞传覃霑在学生员皆免解。倬子端厚尝肄业,既荫补矣,颇欲并缘在学人例,窜名其间。真父廉得其事⑥,疏中言之。上始怒,遂罢相。景岩适当制,有云:“为君子邦家之基,曾未闻于成效;有元良天下之本,乃欲冀于畴庸。”时真父疏不付出,内外迄莫知其所坐。虽倬亦自疑惧,惴惴累年。
汪公帅闽,至郡方欲谒之。一夕暴下卒。国史本传乃谓高宗有内禅意,倬请徐之⑦。及孝宗即位,谏臣以为言,以忧惧卒。或以为服药而殂,皆不然也。
注释:
①夤缘缔交:想方设法结交。
②燕闲:平常。
③大称旨:非常符合皇帝旨意。
④胡:为什么。
⑤洪遵景岩为守:洪遵(景岩)任太守。洪遵是洪皓之子,洪皓任徽猷阁待制、礼部尚书,曾出使金国,不辱君命。洪遵与其弟洪适、洪迈承藉家学,文名俱盛,世人称他们为“三洪”。
⑥真父廉得其事:张震(真父)查知此事。
⑦倬请徐之:朱倬请求暂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