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行公田

景定行公田

景定二年壬寅,贾师宪丞相欲行富国强兵之策。是时,刘良贵为都漕尹天府,吴势卿饷淮东,入为浙漕,遂交赞公田之事,欲先行之浙右,候有端绪则诸路仿行之。于是,殿院陈尧道、正言曹孝庆等合奏,谓:“限田之法自古有之,买官户逾限之田,严归并飞走之弊。回买官田,可得一千万亩,则每岁六七百万之入,其于军饷沛然有余。可免和耀,可以饷军,可以住造楮币,可平物价,可安富室,一事行而五利兴,实为无穷之利。”御笔批“依”,而买田之事起矣。

时势卿已死,良贵独任提领之职,以太府丞陈訔为简阅官以副之,且乞内批下都省严立赏罚,究归并之弊。然上意终出勉强,内批云“永免和耀,无如买逾限之田为良法。然东作方兴,权俟秋成,续议施行”,则上意盖可见矣。贾相愤然以去就争之。于是,再降圣旨云:“买田永免和糴,自是良法美意。要当始于浙西,庶他路视为则也,所在利病各有不同,行移难于一律,可令三省照此施行。”既而贾相内引,入劄力言其便。御笔“遵依,转劄侍从、台谏、给舍、左右司、三省奉行,惟谨焉”。贾相遂先以自己浙西万亩为官田表倡,嗣荣王继之,浙西帅机赵孟奎亦申省自陈投卖。自是朝野卷舌,噤不敢发一语,独礼书副郎徐经孙一疏,力陈买田之害,言多剀切,竟不付外。遂四乞休致,而寂无和之者。

先是,议以官品逾限田外回买立说,此犹有抑强嫉富之意,既而转为派买之说。除二百亩以下,免行派买外,余悉各买三分之一。及其后也,虽百亩之家亦不免焉。立价以租,一石者偿十八界四十楮,不及石者价随以减,买数少者则全支楮券,稍多则银券各半,又多则副以度牒,至多则加以登仕、将仕、校尉、承信、承节、安人、孺人告身。准直以登仕三千楮、将仕千楮,许赴漕试;校尉万楮、承信万五千、承节二万,则理为进纳;安人四千、孺人二千,此则几于白没矣。遂檄府丞陈訔往湖、秀,将作丞廖邦杰往常、润,任督催之职。六郡则又有专官:平江则知郡包恢、抚参成公策,嘉兴则知郡潘墀、抚斡李补、寓公焦焕炎,安吉则知郡谢奕焘、寓公赵与訔、抚斡王唐珪,临安察判马元演,常州则知郡洪穮、运属刘子耕,镇江则知郡章垌、漕司准遣郑梦熊,江阴则知军杨钰、准遣谢司户黄伸,并俟竣事各转一官,选人减一削守臣,并以主管公田系衔。既而提领刘佐司劾罢嘉兴宰段浚、宜兴宰叶悊左,以不即奉行之罪;又按长洲宰何九龄,追毁出身,永不收叙,以不合出给官由,令田主抱纳失田业相维之初意。至五月,乃命江阴、平江隶浙西宪司,安吉、嘉兴隶两浙漕司,常州、镇江隶总所。每岁秋租输之官仓,特与减饶二分,或水旱则别议收数。遂立四分司:王大吕平江,方梦玉嘉兴,董楷安吉,黄震镇江、常州、江阴三郡。初以选人为之,任满理为须入,州、县、乡、都则分差庄官,以富饶者充应,两年一替。每乡创官庄一所,每租一石,明减二斗,不许多收斛面,约束虽严详而民之受害亦不少。其间毗陵、澄江一时迎合,止欲买数之多,凡六斗七斗者皆作一石,及收租之际,元额有亏,则收足于田主,以为无穷之害。或内有硗瘠及租佃顽恶之处,又从而责换于田主,其害尤惨。时中书刘震孙与京尹魏克愚湖边倡和调语,偶犯时忌,则随命劾去之。

甲子秋,慧见,求言,公卿、大夫、士庶始得以伸田里愁叹不平于上。然至此业已成矣。贾相遂力辨人言,丐辞相位。御笔答云:“言事易,任事难,自古然也。使公田之策不可行,则卿建议之始,朕已沮之矣。惟其上可以免朝廷造楮弊之费,下可以免浙右和糴之扰,公私兼济,所以命卿决意举行之。今业已成矣,一岁之军饷皆仰给于此。君遽因人言而罢之,虽可以快一时之异议,其如国计何?如军饷何?卿既任事,亦当任怨。礼义不愆,何恤人言?卿宜安心奉职,毋孤朕倚毗之意。”自此公论颇沮,而刘良贵以人言藉藉,遂陈括田之劳,乞从罢免,不允。

至咸淳戊辰正月,遂罢庄官,改为召佃。或一二千,或数百亩,召人承佃,自耕自种自运自纳,止令分司任责拘催。凡承佃之家,复以二分优之。且以既罢庄官,则分司恐难任责,平江增差催督官三员,安吉、嘉兴各一员,常州二员,镇江、江阴共一员,从各分司奏辟。时提领官编修黄梦炎也。既而常、润分司刘子澄力陈毗陵向来多买虚数之弊,遂下提领所,径将常州公租拔隶淮东总领所催纳。殊不知朝廷既不可催,总所又可催乎?

当是时人不敢言而敢怨。南康江天锡以入奏而罢言职,教授谢方得以发策而遭贬斥。大社令杜渊、太常簿陆逵、国子簿谢章皆于论对及之,或逐去,或补外。至乙亥春,贾既去国,北军以抵升、润。察院季可奏,乞罢公田之籍以收农心,谓:“此事苛扰,民皆破家荡产,怨入骨髓。若尽还原主,免索原钱而除其籍,庶使浙西之人永绝公田之苦。”然而仅放欠租。季遂再奏。始有旨,云:“公田之创,非理宗之本意。稔恶召怨,最为民苦,截日住罢,其田尽给付原佃主,仰率租户义兵会合防拓。”其后勘会,谓:“招兵非便,且其田当还业主,于种户初无相干。秋成在迩,饷军方急。合且收租一年。其还田指挥,候秋成后集议施行。”有旨:“将平江、嘉兴、安吉公田照指挥蠲放,却从朝廷照净催米数回耀,其钱一半给佃主,一半给种户,以溥实惠。”然则业主竟无与矣,只业主、佃主之分。当时用事者亦不能晓,况大于此者。然边遽日急,是时仍收公租,还田之事竟不及行。呜呼,悲哉!昔隋凿汴渠以召民怨,乃为宋漕运之利。今宋夺民田以失人之心,乃为大元饷军之利。古今害民兴利之事于此亦可鉴矣。于戏,悲哉!

注释:

①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景定:南宋理宗年号(1260~1264)。

②贾师宪:贾似道,字师宪。

③可免和耀:可以免除和耀制度。和耀:强制征购粮食的措施。宋代,用“推置”、“对糴”、“结糴”、“寄耀”、“均耀”、“兑糴”等进行搜括,比赋税更为苛扰。

④可以住造楮币:可以停止造纸币。楮币:纸币。详见前《淳绍岁币》“楮券”注。

⑤楮券:纸币。

⑥追毁出身:追回做官的凭信。

⑦甲子秋:即景定五年(甲子年),公元1264年。

⑧丐辞相位:请求辞去相位。丐:请求,乞请。

⑨毋孤:不要辜负。

⑩咸淳戊辰:即咸淳四年(戊辰),公元1268年。咸淳:南宋理宗年号(1265~1274)。

⑪乙亥:公元1275年。

⑫北军:元兵。

⑬大元:元朝。

⑭于戏:感叹词,相当于“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