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张援襄

二张援襄

襄樊自咸淳丁卯被围以来,生兵日增。既筑鹿门之后,水陆之防日密。又筑白河、虎头及鬼关于中,以梗出入之道。自是,孤城困守者凡四五岁,往往扼关隘不克进,皆束手视为弃物。所恃城中有宿储可坚忍,然所乏盐、薪、布帛为急。时张汉英守樊城,募善泅者,置蜡书髻中,藏积草下,浮水而出,谓鹿门既筑,势须自荆郢进援。既至隘口,守者见积草颇多,钩致欲为焚爨用,遂为所获。于是,郢邓之道复绝矣。

既而荆阃移屯旧郢州,而诸帅重兵皆驻新郢及均州河口以扼要津。又重赏募死士,得三千人,皆襄、郢、西山民兵之骁悍善战者。求将久之,得民兵部官张顺、张贵(军中号张贵为矮张),所谓大张都统、小张都统者,其智勇素为诸军所服。先于均州上流名中水峪立硬寨,造水哨,轻舟百艘。三千人盐一袋、布二百,且令之曰:“此行有死而已,或非本心,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激思奋。是岁五月,汉水方生,于二十二日稍进团山下。越二日,又进高头港口,结方阵。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灰、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号。贵先登,顺为殿,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敌舟布满江面,无罅可入。鼓勇乘锐,凡断铁絙攒栰数百,屯兵数虽众,皆披靡避其锋。转战一百二十余里。二十五日黎明,乃抵襄城。城中久绝援,闻救至,人人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点视,则独失张顺,军中为之短气。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军中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然自此围益密,水道连锁数十里,以大木下撒星樁,虽鱼鳖不得度矣。

外势既蹙,贵乃募壮士至夏节使军求援,得二人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书以出,至樁若栅则腰锯断之,径达夏军,得报而还。许以军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刻日既定,贵提所部军点视登舟,失帐前亲随一人,乃宿来有过遭挞者。贵惊叹曰:“吾事泄矣。然急出或未及知耳。”乃乘夜鼓噪冲突新絙,破围前进,众皆辟易,既度险要之地。时夜半天黑,至小新城,敌方觉,遂以兵数万邀击之。贵又为无底船百余艘,中立旗帜,各立军士于两舷以诱之。敌皆竟跃以入,溺死者万余,亦昔人未出之奇也。至钩林滩,将近龙尾洲,远望军船栉栉,旗帜纷纭,贵军皆喜跃,举流星火以示之。军船见人皆前相迎,逮势近欲合,则来舟北军也。盖夏军前二日以风雨惊疑,退屯三十里矣。北军盖得逃卒之报,遂据洲上,以逸待劳。至是,既不为备,杀伤殆尽。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此是岁十一月十七日夜也。北军以四降卒舆尸至襄以示援绝,且谕之降。吕帅文焕尽斩四卒,以贵附葬顺冢,为立双庙,尸而祝之,以比巡、远。明年正月十三日,樊城破。三月十八日,襄阳降。此天意非人力也。

同时,有武功大夫范大顺者与顺、贵同入襄。及襄城降,仰天大呼,曰:“好汉谁肯降!便死也做忠义鬼。”就所守地分自缢而死。又有右武大夫、马军统制牛富樊城守御立功尤多,城降之际,伤重不能步,乃就战楼触柱数四,投身火中而死。

此事亲得之襄州顺化老卒,参之众说,虽有微异而大意则同。不敢以文害辞没其实,因直书之,以备异时之传忠义者云。

注释:

①襄樊自咸淳丁卯被围以来:指公元1267年蒙古军队进攻南宋的军事重镇襄阳、樊城,但蒙古军队遭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用了六年时间才攻下襄阳、樊城。咸淳:南宋度宗赵禥年号(1265~1274)。

②既筑鹿门之后:指1267年元将阿术、刘整围攻襄阳,在鹿门、新城等地筑堡,阻挡宋兵来援。

③梗:阻塞。

④焚爨:烧火做饭。

⑤皆襄、郢、西山民兵之骁悍善战者:都是襄阳、郢州、西山一带骁勇善战的民兵。

⑥汉水方生:汉水刚涨水。汉水,河名。

⑦起矴:起锚。

⑧罅:缝隙。

⑨铁絙(gēng):铁索。絙:粗索。

⑩攒栰:系在一起的木排。栰(fá):同“筏”,木排。

⑪气百倍:士气增添百倍。

⑫短气:沮丧,士气降落。

⑬越数日:过了几天。越:经过。

⑭夏节使:宋将夏贵。1267年元将阿术率兵围襄阳。1268年,夏贵、范文虎来援,被阿术击败。

⑮得二人能伏水中数日不食:获得了两个能伏在水中数日不食的人。

⑯乃宿来有过遭挞者:是昨夜因有过失而遭打的人。

⑰辟易:躲闪,逃避。

⑱吕文焕:南宋将领,此时任襄阳守军元帅,1272年向元投降,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襄汉大都督。

⑲尸而祝之:祭祀崇拜他们。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祝:古代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或为人告神求福的人。尸祝,引申为“崇拜”。

⑳以比巡、远:以比唐代的张巡、许远。唐代安禄山叛乱,张巡、许远死守睢阳,最后粮尽弹绝,城破被俘,慷慨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