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喜座子讨喜气
2025年09月26日
讨喜座子讨喜气
南昌罗家集地区的气候,冷热极致,雨水频繁,水稻可栽种两季,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从古至今,当地人便以稻米为主食,由稻米而衍生的副食也应运而生。以稻米粉做的讨喜座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并逐渐传播到周边地区和南昌城里。
讨喜座子在罗家集这里又叫座子、座哩,是用湿米粉捏搓而成大圆团,放进锅里,用水蒸煮到半熟,起锅劈散,再反复揉搓,待揉成米圆后进行小丸加制,它由下面三小粒米粉丸、上面一小粒米粉丸叠起,呈三角座锥形。做好再用竹筛一晾,在大锅里加热、蒸熟即可食用。
座子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稻米食用口感风味,而且比米饭容易保存,一次制作,多次食用。久而久之,座子的美名就不胫而走了。
座子后来传到南昌城里。因为口感很好,外形可爱,所以也极受欢迎。但4粒一座太麻烦,便将最下层每边改成6粒或8粒米粉丸,仍是保持三角座锥形,层数相应增加,直至最上一层为1粒小米丸。南昌城里人称之为照子,和座子一样讨口彩。
南昌人新婚有座床的风俗,这道美食必不可少。座子造型精致,一般叠罗汉式装成七碗,象征着五男二女七子团圆,讨喜庆口彩。座子放在座床场合极为妥当,有座子座孙、多子多福之寓意。新婚人家干脆在座子顶上的米丸子点上红色,就显得更喜庆了,讨喜座子这漂亮的名字便逐渐叫开了。如今,它已成了当地百姓人人喜爱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