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上梁规矩严
新屋上梁习俗是南昌市青山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青山湖区罗家镇秦坊村位于南昌市东边,新屋上梁民俗发源于罗家镇秦坊村秦魏组棠溪魏家自然村。
据说,在明朝嘉靖年间,南昌重修妙济万寿宫时,主持的木工师傅很难找到一根做梁料,最后找到一根勉强适用的,但短了六寸。这位木工师傅想不出办法来制好这根梁。这时候,他梦见鲁班先师下凡指点:利用梁的两头增加两条鳌鱼口衔木头,因而梁料增长六寸,终于难题破解。
村民做幢新屋无疑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新屋做好,能否让全家人平平安安,人兴财旺,只有通过上梁这一系列仪程,给予精神安慰与美好的寄托。因此,南昌周边民间造房筑屋,逐渐形成上梁的风俗。新屋上梁程序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当地木匠魏多珍(现棠溪魏家自然村人)在私塾先生的指点下,自拟了一套建屋上梁的程序,以及新屋上梁喝彩的吉词。上梁程序如下:
一、选材:精选适合制梁的木料。
二、出梁:木工精心制作的新梁,不能打榫眼,不能钉钉。
三、画梁:梁中央画阴阳太极图,寓意避邪保平安。
四、祭梁:头一天画好的梁,傍晚放至宽敞安静的地方,不要被人将梁跨过,燃香烛,放鞭炮,屋主全家人祭拜。
五、护梁:次日良辰吉时,临近上梁时,鞭炮响起,人们敲锣打鼓,由屋主儿子辈抬起,护送至新屋堂前。
六、上梁喝彩:良辰吉时,鞭炮响起,人们敲锣打鼓,吹着唢呐,屋主儿子辈抬起新梁,护送至新屋堂前,由匠工主持给新梁披红挂彩,然后匠工们按顺序给新梁喝彩。喝彩后,新梁徐徐升起,梁的大头要右边先上,意为金龙抬头、腾空而起。新梁在屋顶合上,不能钉钉和敲打梁柱——主梁是龙身,容不得伤害。
棠溪新屋上梁
这时,梁的两头竖起两根有绿叶的竹子(屋主出嫁了的姐妹送的,意为娘舅家的生活节节高升)。接着,屋顶上的匠工们又把稻米做的米果(俗称“发宝”)往下扔,其中夹杂铜钱和刨花,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们都来争抢,意为宝从天降、得财得福、发达千年。这样,整个上梁仪程结束。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屋上梁的仪程不断完善,逐渐演化成一种祈求平安发达的风俗。
新屋上梁习俗传承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寄托着老百姓祈求平安、祥和美好的愿望。在现今社会,继承传统民俗中的精华,一家有事,邻里相帮。这种亲情乡情,确实值得我们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