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米团花米毂

罗家米团花米毂

南昌罗家集一带村民,因盛产稻谷,总是将稻米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一是为了避免稻米饭口味单一,二是有一定文化底蕴,寄托一种情思,三是要在南昌气候环境下可以较长时间保存。罗家集一带村民过年爱做的一种印花米团子,就是这种食品,并且逐渐成了当地民俗的一部分。

印花米团子,当地人一般称米毂,有人不屑地认为这种称谓土得掉渣,殊不知米毂称谓是极文雅的。

“毂”,是古代木车轮上车轴中间那个圆圆的部分,叫车毂。古人做出圆圆的米团后,见这种食品极像车毂,便称米团为米毂。木车是古人出行的主要工具,罗家一带村庄乡民很多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对车毂司空见惯,格外亲切。先辈那段驾着木车全家老幼千里迁徙的记忆难以忘怀,所以将米团称为米毂,以纪念先祖。

印花米团子制作不同于年糕。它是用晚粘米,生、熟米粉相互搭配,最重要也最麻烦处是粉要沤浆,再经多重摁搂、揉搓,通过拍饼、印花、锅蒸等多道工序制成。它比其他米果饼食的口感,更富劲道“韧纠”,既可为主食,又可在酒席上作为一道点心菜品。用锅蒸熟后即可吃,也可保存一些时间后随时煮食,或将印花米团子切成条块,用腊肉香菇炒得吃,还可用糖来炒食,味道好极了。

一直以来,罗家集这地方过大年,风俗是用米果祭神,祭祖先,以祈求神灵、祖宗保佑人财兴旺,阖家平安。使用刻有吉祥图案、吉祥文字、吉祥物的木雕模具,将初步搞好的米粉放入木雕模具,便印上了花饰,倒出蒸熟后就是印花米团子,用来祭祀以寄托对神灵、祖先的美好意愿,或讨些如意彩头。这印花米团子上点红彩,久放在龛位上供奉也不会变质,好看、好吃、好吉祥,而且又是走亲访友、喜庆场合上的“换茶”礼品。时至今日,这印花米团子还是当地人们喜爱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