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真君的身世考证
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之。东汉末年,其父许萧从中原其祖籍地河南许昌,避乱来到南昌。三国吴赤乌二年(239),许逊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许家营(今南昌罗家镇与麻丘镇交界附近)。他天资聪颖,5岁入学,10岁知经书大意,后立志为学,精通百家,尤好道家修炼之术。青年时代的许逊, 刻苦好学,精研经史、天文、地理、历律、医学, 虽有学问,但许逊不求功名,也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专事修道,希望用真才实学来造福于民。
许真君少年时的求学地与成长地,正是在今天南昌市青山湖区的罗家镇。
只要到过罗家镇的人,都知道有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叫“慈母路”。沿着这条道往东,有一个叫慈母万村的小村。慈母万村,正是为许真君祖母——万氏娘娘的家。这里地处抚河故道下游水系,溪湾河汊交错,慈母万村离许真君家住的村庄许家营仅二三里路程。童年丧父的许逊,因为生母何氏的离去,他总是在祖母万氏的摆渡护送下,乘船来到父家桂坊七塘万家村读书。那条河道至今被人们称作“母撑港”。而在西山万寿宫,据记载,慈母娘娘与许逊生母何氏一同都被后人供奉。
罗家镇慈母万村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民国以前,慈母万家村仍保留有古人修筑的慈母万氏娘娘墓茔,位于村池塘中央,四周环水,十分坚固。民国初年,因为村民渡水祭祀慈母困难,遂将大经碑,移过水面至西边竖立,至今犹在。后来,慈母墓虽屡遭破坏,但至今有遗址留存。
《万寿宫通志》载:“世传母性廉贞,塞渊温和,慈祥普著……口碑咸称慈母。”后人为纪念其祖母,修建了“慈母墓”,墓碑上记载为“江西福主慈母万氏娘娘”,各地供奉慈母牌位便依照此名。罗家镇万家也由此得名“慈母万家”,罗家镇“慈母村”叫了一千多年,几乎是江西名称最古老且从未换过的村庄。而“慈母墓”遗址的存在,是历史遗留的和许逊有关可靠的实证。
江西福主慈母万氏娘娘,生卒年不详,为三国时期吴人,为时任豫州尉(234)的万宏之女,后嫁许逊祖父许炎。明代《道藏·许逊别传》载:“许逊七岁无父,力耕负薪养母,与寡嫂共田桑,自取其荒。”许逊儿时家庭条件之贫苦可见一斑,而慈母万氏与何氏则每日要负责幼年时期许逊的养育与求学。
北宋至和二年(1055),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曾给南昌罗家集《南昌慈母万氏宗谱》作序如下:
万公殊,临我蜀,携族谱属予为序。道先世祖弘公,自汉建兴初徙河南,官司豫章尉,爰及杜女,家于豫章桂坊,其别墅也。因植桂于斯,遂于名焉。以女许玉,逊其孙也。为令旌阳,有净明忠孝之教,后斩蛟拔升,而母姓以显万宗之系,慈母此其由也。
后寿公移居桂坊,亦乃其旧系,且此桂坊之地,宅东南有陂,陂有古址,林木荫翳,苍翠隐现,世传为许氏墓塜,有大经碑,塜在焉,与萧仙峰并著,故里更名许仙去。
予按万宗以数为氏,大都出自毕公万,顾族别为姓,姓别为望,望别为房。今之蜿蜒于宇宙,万氏之房、望、姓、族,指不胜屈也,豫章称盛焉。豫章万氏之房、望、姓、族,又椒聊远条也,慈母称世焉。
夫举桂坊馥郁袭人远也;举慈母绳绳子嗣,弦诵诗书相继也,举许仙遥遥鸡犬尤在白云仙子间也。
奇欤盛矣。虽然谱以传信,非以传疑,君子盖难之矣。郭侍中遥尊尚文,狄枢使不附梁公,品量器诚,竟奚若也。慈母万氏之源流若此,谱系若此,庶几乎?获免于漶漫淆散也乎。乃文献不足,又有惧焉,宁须之鼓,阙巩之甲,彝器具在,而籍谈茫然若失,何有于司典之后也。
今殊公之述世次,详也,不必忘其先也。质以存事,文以行远也。则凡同姓之属,因支为氏者,得以是为征文询献之籍焉。何至蹈失正伦,附城南诸杜之诮哉。是为序。
从苏洵所撰谱序可以看出,许逊祖母万氏,是万宏的女儿,且万宏于建兴初年(223)从河南迁居南昌,官豫章尉。而《豫章万氏大成谱》世系则标明,万宏于建兴甲寅任南昌尉。建兴甲寅即建兴十二年(234)。苏洵谱序言豫章尉,亦即南昌尉,相当于当今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前文提到许逊出生于吴赤乌二年(239)正月廿八日,如此算来,许逊是在万宏为官南昌尉第5年出生的,而且是万宏女儿的孙子,则许逊应称万宏为曾外祖父。
若按20岁左右一代人计算,此时万宏已有60岁左右,其女儿也有40岁左右,其女儿之子许肃差不多20岁左右,据此可推算万宏是在55岁左右从河南来南昌作尉官的,这也合乎古代官员任职常理。
对于苏洵在谱序的“爰及杜女”中“爰及”理解至关重要,经查证,“爰”可以作“改易、更换”解。“及”的本意就是从后面赶上来的意思。因此“爰及杜女”,在文中就可以解释为“改娶后来的妻子是姓杜的女士”,这就说明万宏到南昌作尉官,他的前妻或已经不在了,导致他后来在罗家集娶杜女士为妻,于是晚年就在妻子村庄七口塘附近另立村庄,并广植桂花树,因名七塘桂坊村。
随同万宏公由河南迁来南昌的还有万宏公两个儿子,长子万彧,此人节镇巴丘有首功,官至吴国右丞相,人物在《三国演义》最后一回出现。次子万嗣,官至长沙太守。由此可见,桂坊万氏乃读书官宦之家。
许逊父祖许琰,于东汉末年率家人躲避战乱来南昌定居。这个许琰,其实就是苏洵在谱序所指的许玉。“琰”在《新华字典》唯一解释为“美玉”,所以万宏的女儿即慈母万氏正是许琰的妻子。
许逊出生于吴赤乌二年(239)正月,此时距万宏担任南昌尉仅有5年时间。就算万宏公于建兴六年与杜女士成婚,那么他们在南昌所生女儿在赤乌二年最多才11岁。11岁女孩不可能有生育能力,更不可能生孙子。因此,许逊祖母万氏一定是万宏公前妻所生,而且不是在南昌所生,万氏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嫁给了河南许昌许玉先生了,后来因北方战乱才跟随万宏公来到南昌定居,就在离罗家集七塘桂坊万家几里路的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许家营。故此,可以论断,慈母万氏并非许逊的生身母亲,而正是他的祖母。
许逊由祖母万氏抚养长大,后人为纪念其祖母,修建了“慈母墓”,也称“万娘娘墓”。罗家镇万家也由此得名“慈母万家”,罗家镇“慈母村”叫了一千多年,几乎是江西名称最古老且从未换过的村庄。
据记载,许真君来到位于抚河与赣江交汇处的谢埠,找到了蛟龙的巢穴,在当地一罗姓人家借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将蛟头斩下,蛟尾则位于今西山附近,西山万寿宫由此肇始。但蛟龙的头在罗家镇,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在罗家镇建万寿宫,可谓更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