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客过年风俗奇

齐客过年风俗奇

齐客过年风俗发源于罗家镇楼付村委会中的付村小组,于2008年入选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齐客过年风俗,是一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过年仪式。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二这两天特别热闹。

齐客过年风俗的历史渊源,大约可追溯到宋朝中晚期。据说付家自然村的祖先原先在河南中原黄河岸边居住,后来迁徙到青山湖区罗家镇。付家家谱、族谱等史料记载,从开基祖付绍荣算起,齐客过年风俗流传到现在,已有四十多代。有研究学者认为,齐客是中原移民文化的体现。

付家自然村建村,据传源自宋代傅尧俞,此人是朝廷一位税务官员,因对朝廷不满,被发配到现南昌地区,久之定居于此,在这生育了四个儿女,一代接一代,人口发展到一定规模,取名为赵坊付村,这个村发展到现在,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什么是齐客?顾名思义,“齐客”就是将亲朋好友邀请聚齐来家做客。齐客过年风俗原是付村村民每年举行的特有传统节日。几百年过去,渐渐传播开来。罗家集地区的自然村,各家各户都会把正月里某一天(一般在初二到十五之间)选作齐客日。一村(一姓)一日,都有例可循,通常邻近村落的齐客日会相互错开。

付家自然村齐客过年风俗高度聚拢了村民的心。它的过程分两段:一是正月十一的祠堂会,二是正月十二祠堂前的行饭会。参加的人数有1000多人。

祠堂是供后人参拜祭祀的地方。1993年,付氏族人自发筹建了现在的付氏宗祠。付村后人每年正月十一举行大祭祀,特别隆重。这一天,付氏家族的人都会请亲朋好友前来祠堂参观,相聚一堂,祈祷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

这天,全村各家各户都是高朋满座,整个村庄热闹异常。吃完中饭,有人敲锣打鼓来到每家每户门口接红蜡烛。只要听到锣鼓声,每家每户(包括亲朋好友、小孩)就会拿着约一米长的红蜡烛和香跟在队伍的后面,只见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多,一直围着村庄转一圈,最终来到祠堂门口,队伍散开后,各自点着自己的爆竹,把红蜡烛和香放进祠堂内,等所有的红蜡烛都到齐后,就把它一起点着,这代表着又一年过去了,保佑新年人旺财旺、一切都旺。

到了晚上,如有这年家里添了男丁的,这时要在祠堂里散发红豆给各家各户,让每家每户分享自己的喜悦。

热闹了一晚上后,到了正月十二早上(约7:00),会听到打锣声,是告诉你该吃早饭了。这可不是像平时一样到家里吃,是要把饭桌和饭菜抬到祠堂门口的大空地上去吃,叫作行会饭。

行会饭请客的人是六十年轮一次、抽一次勾。抽勾是这样的:楼付村共四房人,每房中辈分最长的人就是房长不参与抽勾,除此之外四房中的所有男丁都参与抽勾,每一年每房抽出一人,每年行会饭请客的就是这抽出的四个人。整个村庄的村民和亲朋好友(常有一千多人)相聚在这里,有说有笑地吃着大团圆饭,这象征着这个村庄上的村民以后会更团结,明天会更好。

齐客过年风俗充分展示了楼付村人民的善良、纯朴、好客。而这种节日习俗又是从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祖祖辈辈都要遵守这一习俗。楼付村齐客过年风俗,在维护楼付村的社会秩序,保障楼付村百姓的利益和维持全村人民的团结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楼付村人民心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挖掘和保护楼付村齐客过年风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