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程教授再来已经是一年后的暑假,一年两次的自考考过了三次,小晗通过了十二科、正好是全部课程的一半。这天的天空碧蓝,空气热得爽脆,很像北方的夏天。程教授讲授教育伦理学,他自己的专业,讲得更加纵横捭阖、手挥目送。他在这所师范学校是大明星,一下课就被同学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求签名的、请教问题的,直到下一堂课开始,大家才不情不愿地回到座位上。
这次程教授的课只有两天。从第一天下午开始,他每堂课开讲前都要说一句:之前收到过我回信的同学,请来找我面谈啊。小晗心想:难不成还有别人也像我一样写了信、收到回信却不去当面交流、索要签名的?
程教授第一次来的那个寒假,要等到他离开之后,他带给小晗的震动才真正开始。小晗的生活是这样的,透过曹雪芹、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福楼拜、勃朗特姐妹、大小仲马、钱锺书、张爱玲、王小波……有时是金庸、古龙、三毛、亦舒,她拥有一个广袤无垠的自由世界,那世界生动鲜明、无所不有;而现实中她的世界就是这个小小的县城,县城的世界和前一个没有多少相似和关联。程教授这样的人是属于前一个世界的。当前一个世界的人物走进后一个,走进现实世界,走到小晗的眼前,那种震撼真是无以言表啊,令她好似在周遭的一团混沌中看到了光。
在奶奶家过年,奶奶家在农村,小晗每天一开门面对的是冬天的山,整体呈一种灰褐色,局部苍翠的是松树,白色是未消的余雪,看在眼里一派冷寂,然而她的心中却有盛夏的繁盛。她写了一封信给程教授。小山村里没有邮局,一直到半个月之后的开学,小晗才把这封信寄出。信是这样写的:
程教授:
我猜你离去之前写在黑板上的那个通讯地址虽然随即就被擦掉了,但已然印在许多同学的心中,接下来你会收到许多封信,而来自我的这一封,不过是无数雪片中的一片。然而我并不想以“偶像”“崇拜”这类肤浅的词来定义你之于我的意义,就像我不想以“您”来称呼你。虽然你之于我周围的世界,显得那么的不同。
张爱玲说过:如果你了解我的过去,就会原谅我的现在。每一个人成为他目前的样子,都有着显在或潜在的理由。就像你,带着一身书卷气来到这个小城,惊艳我的世界,也许在这之前,你也曾经历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而我,也许也有着还不错的天分,比如可以基本不学习、不听课,靠考前临时抱佛脚考上这所中师,我并不是说这样有多了不起,我很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我只是想说,这样的我,当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时,我面临的问题是:第一,究竟怎样的“更好”才是我想要的?第二,怎样成为那样的人?
好吧,教授先生,其实我是想跟你说说我的故事,希望你有耐心听我说完。我的亲生母亲在我还在襁褓中时就离我而去了,继母又给我父亲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本来想要读大学的我被迫读了中师,如果不出所料,我会在两年半之后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然后是可以预见的、生活范围不会超出本县的一生。我很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也深觉年轻的自己身体内有一股力量,足以支持我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被安排的命运;可是现在的我很茫然,有一种想飞却找不到方向的感觉。
有时候,我觉得长久以来我很羡慕那些有一橱美丽衣裙的女人,这样看来是否将来当个服装店老板就是最适合我的呢?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从小酷爱读书,在任何阶段作文总是遥遥领先,那么我是应该以写作、投稿为生,当一个乡土作家吗?基于第二条路听上去是那么不靠谱,那么我是该像大多数人一样,及早开始以赚钱、以财富积累为目标的人生吗?当我第一次看到你,程老师,我开始羡慕一个学者的儒雅风度,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一整个我在阅读经验中熟悉、在现实经验中陌生的精神世界。所以,你能否告诉我,我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呢?或者说,如果我想成为你,我要怎么做呢?
写到这里,我掩上稿纸笑了——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路,又怎能指望别人来告诉她呢。所以,也许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我是想借着这样的话题,给你讲一讲我自己的故事吧。我的故事一点也不有趣,我也不是一个爱给别人讲这故事的人。这一切也许只是因为,你的确给了我惊鸿一瞥的感觉。
你来的时候是冬天,我们的辅导班下一次开课是夏天。夏天是我喜欢的季节,希望到那时,你能再和我喜欢的夏天一起来。
××县师范学校 张小晗
1999年2月19日
信寄出去了,小晗的心愿也了了,并不指望着回信。过了不久,辅导班的同学有人收到了程教授的回信,是电脑打印、只有最后的签名是手写的。内容大同小异,是预料之中的鼓励的话,可以拿到报纸上发表,题为“寄语”或“致辞”的那种。就是这样的信,也在全校传疯了。小晗想,这就是中专和大学的区别。在大学生眼里,程教授也许只是一个讲课好、有魅力的教授;而在小县城的中专生看来,大学教授已然是大人物,像程教授这样学识与风度俱佳的,那真的就是惊为天人啊。
两个月过去了,小晗越发觉得自己大概不会收到回信了,即使收到,大概也和被疯传的那些差不多,没什么意思。
突然有一天,传达室通知小晗去取信。小晗往校门口走的时候心里很疑惑,这不是收取自考成绩的季节,她也并没有任何在本县之外的朋友,会给自己写信的那种。看到那封信的一瞬,小晗听见自己的心狂跳了一下。那封信安静地躺在传达室的桌子上,和许多别人的信一起散乱着。×师大的牛皮纸信封,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本师范学校校名以及小晗的姓名,落款处题着程教授的名字。信封捏在手里薄薄的,里面大概是两页信纸。小晗深吸了一口气,攥紧那信封,慢慢走到校园僻静处。
那是小花园中一处不太长的花廊。小花园的一边是一条路、另一边紧靠着一栋楼,楼的另一面是操场。春天,花廊上垂下无数穗紫藤;夏天,花廊则成了一个浓荫蔽日的葡萄架。只有在冬天,花叶落尽,阳光从顶上的枝条间细细地筛下来,在地上投下线条交错、疏疏落落的淡影。在县城,师范是最高学府,校园也是最好看的。小晗的初中离师范很近,初中时她和芳汀经常溜进来玩。整个校园里,她俩最爱的就是这个花廊。此刻是下午的活动课时间,中师生们大多在操场上排练各种比赛,时不时远远传来一阵人声鼎沸。初夏,荼蘼花在头顶自顾自地开着,许多枝条伸出了花架,小朵的白花这里一蓬那里一蓬,如同消融了一半的余雪。小晗坐下来,拆开了信封,展开页眉处印着×师大全称的深蓝色格子信笺。
小晗同学:
你好!收到你的信很久了,一直不想仓促回复,中间历经各种学术会议,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答辩,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希望你能谅解。
从来信的文字看,你是个聪明、敏感而骄傲的女孩子,虽然目前也许正处在人生的一段低谷期,却仍能令人感觉到你在学习乃至人生中的无限潜力与可能。
正如你说的那样,每一个人的现在都是他的过去的结果;同样,每个人的现在也正在形成他的未来。关于未来,你问我你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对于我来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医生凭着一封来函就要给人处方一样。但是,凭着你的信给我留下的强烈印象,我可以给你一些笼统的建议,如同医生(姑且假装我是吧)给人健康方面的建议及提醒,供你参考:建议你首选继续学业,向作家或者学者方向努力,而不是一毕业就去做服装店老板或其他仅仅是为了赚钱的职业,至于如何继续学业,现代社会,渠道畅达,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到办法。
为什么建议你继续学业,主要基于以下的理由:一则人的天资宝贵,不该被浪费。人的一生应该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尽可能去做自己适合并擅长的事情。你的阅读经历、文学才华乃至不平凡的个人经历,是你从事文学创作或者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二则有的事情一生中随时可以开始,而另一些事情在一定的时间段错过了,以后就很难补上了。简单地说,如果你学业不顺利,再回头去创业也不迟,且你的知识和阅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你创业成功;但如果你到了三十岁又想继续学业了,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比现在困难得多。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商业、财富上的成功对你的吸引远胜于学业上的,那么你大可以中师毕业就开始创业。毕竟,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其他任何事,道理大抵如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听从你的内心,尽快明确人生方向,然后就开始为之行动吧。祝你有一个充实、快乐的人生。
又及,为了你和你的同学对我的热情和喜爱,有机会我一定再来你们学校做自考辅导。谢谢你。谢谢他们。
程××
1999年5月29日
小花园从未像这一刻这样安静,外面的喧嚣仿佛离小晗很远很远。短短两页纸的信,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笑着,直到笑出了眼泪。小小的荼蘼花瓣飘落在信笺上,像眼泪瞬间凝固了。什么“商业上的成功”,自己只是随便一说逗逗他,他却回答得那么认真;为了和自己的信对应,居然也煞有介事地引用了张爱玲的名言,也够顽皮了。并且,这封信是手写的,从信笺到信封,蓝黑墨水,隽逸流转的字体,内容也不是按照模板复制的,这让小晗笑了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