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青”笔

“万年青”笔

毛笔属于软笔的一种,

材质多样、装饰喜庆,

具有柔软刚健、富有变化的书写特点。

据记载,

清帝元旦开笔所用之笔铭有“万年青”或“万年枝”三字,均寓意吉祥长久。

后世笔工尊奉秦代大将军蒙恬为祖师爷。

然而据出土资料分析,

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了毛笔的使用。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

人们认为最优质的笔毫材料是紫(兔)毫、狼毫、羊毫、兼毫四类。

宋代以后,

以“散卓法”制作的湖笔开始成为主流。

清代皇帝使用的毛笔,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例如从笔管材质上来分,清宫御笔多为竹制,还有玉石、象牙、陶瓷、雕漆、珐琅、檀木等种类,既有天然材质,又有工艺材质。

有些笔管附有一定的装饰,如云龙纹、龙凤、花卉、福寿字等。雕填为漆工艺的一种,即在漆地上阴刻花纹,内填色漆。彩漆管毛笔在明代最为盛行,多为龙凤纹饰。而清代彩漆管笔多装饰花卉图案。

除了华丽的装饰,笔管上的题铭是清代制笔的一大特色,题铭内容丰富广泛,有寓意吉祥、祈求平安的“万年青”“歌舞升平”;有歌颂政绩的“万国来朝”“万邦作孚”;有摘录儒家经典或诗文之辞的“惟精惟一”“黄流玉瓒”等,在设计和制作中体现了统治者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

竹管“歌舞升平”羊毫笔

提到笔管上镌刻“万年青”或“万年枝”题铭的毛笔,最有名的就是清代皇帝元旦子时“开笔仪式”上的御笔。竹管“万年青”紫毫笔和竹管“万年枝”紫毫笔,笔头为莲花式,饰有黄、黑、褐三色,笔管较细,笔直修长,质朴典雅,其上有“万年青”或“万年枝”阴文楷书。明清以来,万年青因一年四季常青而被视为灵草,是吉祥的象征。又因其谐音“万年清”,故有颂祝之意。而万年枝即青松,和万年青一样都具有四季常青的特点。

古代毛笔的笔管装饰图案大多寓意喜庆、吉祥。例如专为书写大号“福”字而制的彩漆描金管鬃毫抓笔:一套五支,共装一盒,形制皆相同。笔锋为鬃毫,竹笋式。毫坚刚直,富有弹性,蓄墨量巨大,可书写擘窠大字。笔毫尾部有丝线缠绕,笔尖包有绵纸。笔管短粗,束腰。通体为彩漆描金纹饰。抓笔又称揸笔,使用时须以五指抓握,故称。

一般来说,笔头的大小与写字的大小成正比,可分为抓笔、提笔、楷笔等几种。例如抓笔的特点是笔锋相对较长且柔软,能多摄墨汁。使用时婉转、圆润、灵活,锋毫便于铺开,写出的字笔画丰满。其笔毫多采用猪鬃、马鬃等长而硬挺的毫料制成。又如黑漆描金寿字管紫毫提笔可用于写对联。其笔头为紫毫,笔锋尖锐而齐健,木质笔管上通体饰有金漆缠枝莲纹及寿字纹,色彩对比强烈,朴素大方。类似的笔还有翠毫等。

彩漆描金管鬃毫抓笔

黑漆描金寿字管紫毫提笔

木管黑漆描金蝠莲纹紫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