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寿宫集锦御墨(四十锭)

2.宁寿宫集锦御墨(四十锭)

弘历在宁寿宫贮宝的过程中,命令内廷大量制造新式墨品,并鼓励臣下和民间巧匠积极参与到御墨制造工作之中。在继承传统的背景下进行新的解读与发挥,是弘历御墨的重要特点。例如宁寿宫集锦御墨(四十锭)是清代乾隆朝最有名的御墨品种之一。其墨名分别为黼黻昭文、云汉为章、寓名蕴古、仙山楼阁、山水清音、内殿轻煤、光分太乙、东林莲社、春华秋实、天保九如、归昌叶瑞、七香图、遂初堂砚式墨、凌云向日、五老游河、天府永宝、众香国、有虞十二章、兰亭高会、龙德、敬胜斋法墨、敬胜斋珍藏、赤壁、艳友、晓艳寒香、紫阁铭勋、纶阁、清香直节、地不爱宝、云行雨施万国咸宁(镜式)、云行雨施万国咸宁(玺式)、青圭、螭虎玦、杂珮、鱼珮、凤珮、来仪、夔龙玦、璜珮、蟠云。

从1771年宁寿宫改建工程开始到1776年工程基本完成时,御墨共制四批,分署“辛卯(1771)”“壬辰(1772)”“癸巳(1773)”以及“丙申(1776)”年款。

乾隆辛卯年制宁寿宫集锦套墨(四十锭)之一

乾隆辛卯年制宁寿宫集锦套墨(四十锭)之二

乾隆辛卯年制宁寿宫集锦套墨(四十锭)之三

乾隆辛卯年制宁寿宫集锦套墨(四十锭)之四

此套墨质精坚细,温润莹洁。线条雕刻生动细腻,纹饰构图规整,体现着浓厚的宫廷气息。此墨作为太上皇宫的特殊陈设墨,不仅与乾隆帝依照含经堂复制宁寿宫建筑的活动相符合,而且是模仿并超越其祖康熙帝文治武功的另类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墨品多署有标识为“××宫珍藏”“××殿珍藏”“××轩珍藏”等关于明确收藏地点的款识。主要墨品上署有殿名款识,涉及长春园含经堂与紫禁城宁寿宫等殿宇堂轩。

殿名款,即在御墨上署有宫殿名称的款识。此种款识在民间又称为堂名款、斋名款、斋堂款等。古代一些文人士大夫常有自己的斋堂名号,带有吉祥期冀的象征意义。殿名款是室名款的升级。这些收藏款识与御墨主题,表达了乾隆帝祈求福寿之意愿。

以上署有殿名款的御墨出现,是为皇家建筑空间的实际用途量身定做的。它反映了长春园与宁寿宫的双重园林意象:一是对传统制墨经验和模式的总结创新,二是对皇家园林殿宇堂轩命名的概括与发挥。它们不仅适于生活起居,而且两者可以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带有极为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因而可以依其所处的空间与皇帝的亲疏来判断其受重视的程度。现择要介绍御墨典型墨品如下:

(1)含经堂与养性殿藏墨

仙山楼阁墨:长方书卷式。墨名下钤“烟云舒卷”方印。侧“含经堂珍藏”款。

乾隆年制含经堂珍藏仙山楼阁墨

含经堂为长春园的主体建筑之一。在宁寿宫修建之前,在北京西郊的长春园中,有一座与宁寿宫几乎一模一样的宫殿群——含经堂。

在建筑风格上,含经堂与宁寿宫可以说是孪生姊妹的关系。“含经”,指心怀常道,体察哲理,出自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中“含经味道”。此处收藏“六经”等儒家经典。弘历在《春日含经堂》诗中认为“古往今来用不穷”,须时常奉读。

值得注意的是,此套墨中带有殿名款的墨品,间接反映了含经堂与宁寿宫之间的密切关系。

龙德墨:长方形。墨名下钤“天府永宝”方印。侧有“养性殿珍藏”款。龙德,即圣人之德,天子之德,出自《周易·乾卦》。

养性殿为宁寿宫后寝中路主体建筑之一,仿养心殿建造,为“倦勤后寝兴之所”。养性,出自《孟子·尽心上》: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所谓“存其心”,即坚守本心,培养本性,这样才能去侍奉上天。养性殿完工后,弘历曾写有一首《题养性殿》诗,曰:

养心期有为,养性保无欲。有为法动直,无欲守静淑。

弘历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心”与“性”的合一。因而养性殿是他的养心、养性之处。

乾隆年制养性殿珍藏龙德墨

(2)淳化轩与乐寿堂藏墨

寓名蕴古墨:天圆地方式。圆形部分,两面分别有“御笔”“御香”及墨名。方形部分则分别为水榭莲池图与题诗:

初拓曾经赐文简,流传七百七旬年。无双善本教重泐,有数吉光幸独全。并弆书轩兹数典,非关治道彼称贤。由今视昔谈佳话,义具兰亭序一篇。

乾隆年制淳化轩珍藏寓名蕴古墨

后署“重摹《淳化阁帖》成,因并弆毕士安原本于淳化轩,诗以志事”及“壬辰(1772)夏御制”题识。又有“尚古”印。墨侧有“淳化轩珍藏”款。淳化轩位于含经堂后。

墨床式墨:正面饰汉玉卷云纹,底有“天府永宝”印以及“大清乾隆年制”“乐寿堂珍藏”款。乐寿堂仿淳化轩而成。

其《新正乐寿堂》诗序云:

长春园之淳化轩先已落成,原为归政后园庭憩息之所。兹宁寿宫之乐寿堂,乃仿其规制为之。

乐寿,出自《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弘历认为,与人和谐相处,这才是人生的快乐。而与百姓同长寿,这才是人生的大庆。

乾隆年制乐寿堂珍藏墨

(3)蕴真斋与颐和轩、景祺阁藏墨

春华秋实墨:椭圆形。墨名下钤“寓意于物”印。墨侧“蕴真斋珍藏”款。墨名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蕴真斋在淳化轩北。斋名出自其诗《题蕴真斋》:

“抱虚近蕴真,此义著中孚”。

弘历设想其归政后在园中读经养身,反映了其“存真求诚的思想追求”。

乾隆年制蕴真斋珍藏春华秋实墨

五老游河墨:云头长方形。墨名下钤“取益在广求”印。墨侧“颐和轩珍藏”款。

颐和轩在乐寿堂以北。墨、轩皆体现了弘历在园林审美活动中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颐,养之义,出自《周易·颐卦》:

颐,贞吉。养正则吉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天地养育万物,圣人代天养育万民,颐养物我不失其时。

乾隆年制颐和轩珍藏五老游河墨

乾隆年制景祺阁珍藏天保九如墨

天保九如墨:葵瓣式。墨名下钤“追琢其章”方印。侧有“景祺阁珍藏”款。“天保”出自《诗经·小雅·天保》,“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含有福寿绵长之意。

景祺阁是颐和轩的后殿。“景祺”出自《诗经·大雅·行苇》“寿考维祺,以介景福”,即老天赐给的福寿双全的大福,体现了弘历在《题景祺阁》诗中表达的“敛锡由天贶,钦承慎己为”思想。

在景祺阁中,有一幅巨大的通景画。其内容是二婴戏二犬,取福寿双全之意。弘历借此指出福寿双全是老天赐给的大福!

乾隆年制渊映斋珍藏山水清音墨

(4)渊映斋与景福宫藏墨

山水清音墨:梅花式。墨名下钤“翰日辉”方印。渊映斋为含经堂东路第二进院落。关于“渊映”,弘历在《渊映斋·渊乃训其深》诗中赞曰:

渊乃训其深,映乃训其委。惟深斯不穷,则委皆成美。

乾隆年制景福宫珍藏七香图墨

七香图墨:十二边形。墨名下钤“至味寓澹泊”方印。另一面为水仙、竹、栀子、梅、菊、桂、茉莉七香图。墨侧“景福宫珍藏”款。景福宫位于宁寿宫后东路,仿建福宫静怡轩重建。

(5)古华轩藏墨

众香国墨:八边形。墨名下有“秀色入窗虚”方印。侧“古华轩珍藏”款。众香国为佛国名,喻百花盛开的境界,出自《维摩经·香积佛品》。

乾隆年制古华轩珍藏众香国墨

乾隆辛卯年制古华轩珍藏有虞十二章朱墨

有虞十二章朱墨:圭形。侧款“古华轩珍藏”等。有虞,即有虞氏,或指有虞氏部落的首领舜。传说舜接受尧的禅让后,穿十二章冕服。图中的上下六章各有象征,寓意江山永固,生生不息。

古华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轩名源自院中一株古楸树。有“古而不华固,华而不古纤”之意。弘历在《题古华轩》诗中以此树自比,强调帝祚永续的一个必备条件是“孙葱郁”。

归昌叶瑞墨:长方形圆角。墨名下镌“幾暇临池”方印。侧有“旭辉庭珍藏”款。“归昌”指凤凰汇集鸣叫,寓意吉祥昌瑞,出自《诗经·大雅·卷阿》。

旭辉庭位于古华轩院内假山之上,西倚宫墙,东向。

乾隆年制旭辉庭珍藏归昌叶瑞墨

(6)涵光室与遂初堂藏墨

黼黻昭文墨:长方形折角。墨名下钤“含英咀华”方印。侧有“涵光室珍藏”款。此墨原型图样源于《程氏墨苑·世掌丝纶》。世掌丝纶,出自《礼记·缁衣》。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黼黻,原意是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或黑青相间的花纹,多指官服,有世家传承之意。涵光室在含经堂西路第二进院落。“涵光”取意于《涵光室口号》中的“寄语春光且涵蓄”。这与《涵光室有咏》诗句相符合中的“明光灭暗生,暗光灭明作。生灭岂涉光,如是薪传火”。由此可知室名与墨名意义相同。

遂初堂砚式墨:砚形。砚首饰金龙戏水。

墨背刻阳文隶书,乾隆帝有赞:

固因磨墨有陶泓,砚也何来即墨卿。新样非关夸手巧,别裁可识寓思精。必偕出处犹为远,相忘主宾莫与争。声应气求求应在,研来合相只天成。

后题:

刘源者,康熙初年间人也。内府藏所制博古墨,有以砚为式者,因题句。

并署“乾隆庚寅(1770)仲春月上浣御题”,钤“比德”“朗润”章。左右边框上分别有“遂初堂藏墨”和“大清乾隆年制”款。弘历曾在《遂初堂有咏》中题有:

书堂额遂初,辽待廿年中。设果如所愿,乐哉叩苍穹。

申明其归政之意。

乾隆年制涵光室珍藏黼黻昭文墨

乾隆年制遂初堂藏砚式墨

(7)静莲斋与延趣楼藏墨

东林莲社墨:碑形。墨名下方有“得象外音”印。墨侧有“静莲斋珍藏”款。

东晋时,高僧慧远于东林寺结白莲净社,弘净土宗。静莲斋在涵光室北。静莲,本为斋前假山石名。

弘历题:

斋前本无池,无池安得莲。然则奚名斋,寓意有取焉。

指出此斋为参禅诵经之所。

兰亭高会墨:折角长方形。墨名下钤“大块假我以文章”方印。墨侧为“延趣楼珍藏”款。

墨以东晋永和九年(353)修禊日(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其文友、亲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集会饮酒赋诗的故事为题材。

延趣楼位于遂初堂后第三进院落。弘历在《延趣楼》诗中曰:

漫谓喜延山水趣,老来于此觉心偏。

乾隆年制延趣楼珍藏兰亭高会墨

乾隆年制静莲斋珍藏东林莲社墨

(8)待月楼与玉粹轩藏墨

光分太乙墨:方形圆角。墨名下方为 “吟咏春风里”方印。太乙,星神名。墨名取自“太乙之精燃青藜杖为刘向照明读书”的典故。

弘历《待月楼》诗道出了楼名“待月”之缘由:

过望月上迟,于焉有事待。待则欲早见,登楼所以乃。

乾隆年制待月楼珍藏光分太乙墨

其“早眠养一身,夙兴理万幾”诗句,反映了他愿得神助,倾心治国之志。

凌云向日墨:椭圆形。墨名下钤“笔端造化”方印。另一面饰凌云向日竹石图。墨侧有“玉粹轩珍藏”款。

玉粹轩在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仿建福宫花园凝晖堂。此处寄托了弘历渴望纵情山水的竹文化情结,他在《玉粹轩》诗中写道:

均成玉之趣,却恐画难工。个里养纯粹,休言一室空。

乾隆年制玉粹轩珍藏凌云向日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