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制墨野心
乾隆二年(1737),刚当上皇帝,弘历便自己设计了一套二十六锭的御墨。他曾多次传旨,将内府中不再收藏的金、元、明及康熙朝以来古墨碎者交御书处,打碎重制而塑成新墨。这种墨被称作再和墨。
宁寿宫御墨在造型上集历代之大成,如其中多有仿康熙御墨形制者,仿制刘源贡墨者,参考《程氏墨苑》与《方氏墨谱》者。
弘历在利用太上皇宫收集宝物的同时,表达着自己对先人、先贤、先圣的顶礼膜拜。弘历在制墨一事上,无论是制墨原料,还是墨品造型和纹样,都要囊括一切世间已有之大成,从而制出他最满意的墨品。以墨云室墨为代表的宁寿宫集锦墨,具有明确的政治寓意。
乾隆御墨,表面上是为皇家建筑空间的实际用途量身定做的,但实质上,却反映了帝王政治抱负与文人意趣相结合的双重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