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在墨品造型上集历代之大成
就墨品造型而言,宁寿宫四十锭御墨的纹样有以下几个来源值得关注。
① 对于丁巳年制御墨的补充
早在乾隆二年(丁巳,1737),乾隆御墨已经初见端倪。目前可见最为成熟者,是署有“丁巳”年款的一套二十六锭墨,分别题名为:映日凌云、青藜阁、世掌丝纶、仙居台阁、东林莲社、春华秋实、兰亭修禊、凌烟阁、七香图、冈渎呈祥、众香国、天保九如、黑丹、五色凤凰池、五老告河、晓艳寒香、来仪、凤玦、夔虎玦、夔龙玦、赤壁、清香直节、鱼珮、杂珮、螭虎玦、璜珮。在制造黑墨的同时,宫廷还制造了描金彩漆墨与色墨,形式与黑墨同。其中彩漆墨是在本色墨品上髹漆衣,再施以金银彩绘,使墨品色泽亮丽,更具装饰效果。至于色墨,则分为白、黄、绿、蓝、朱等五色。
御墨乾隆丁巳年制兰亭修褉黄墨
乾隆丁巳年制兰亭高会描彩墨
乾隆丁巳年制映日凌云白墨
另外在数量上,四十锭中新增者有云汉为章、寓名蕴古、内殿轻煤、遂初堂砚式、天府永宝、有虞十二章、龙德、敬胜斋珍藏、敬胜斋法墨、云行雨施万国咸宁(镜式)、云行雨施万国咸宁(玺式)、纶阁、艳友、青圭。造型不变题名变化者,有黼黻昭文(世掌丝纶)、仙山楼阁(仙居台阁)、山水清音(冈渎呈祥)、光分太乙(青藜阁)、归昌叶瑞(五色凤凰池)、凌云向日(映日凌云)、五老游河(五老告河)、兰亭高会(兰亭修禊)、紫阁铭勋(凌烟阁)、地不爱宝(黑丹)、赤壁(赤壁图)、来仪(凤玦)、蟠云(夔虎玦)。造型与题名皆不变者,有东林莲社、春华秋实、天保九如、七香图、众香国、晓艳寒香、清香直节、螭虎玦、杂珮、鱼珮、夔龙玦、璜珮、凤珮。
乾隆丁巳年制七香图白墨
② 对康熙御墨的模仿
宁寿宫套墨中多有仿康熙御墨形制者。除艳友、青圭墨外,尚有淳化轩云汉为章墨、长春园内殿轻煤墨以及敬胜斋法墨、敬胜斋珍藏墨等。如云汉为章墨的样式明显仿康熙渊鉴斋摹古宝墨;又如内殿轻煤墨,据传其形制上与康熙畅春园精造御墨相同。长春园于乾隆十六年(1751)基本建成,是他“耆期岁月合优游”之地。淳化轩在长春园中相当于渊鉴斋之在畅春园。以此命名,说明弘历是效仿其祖之举。另有署“大清壬辰年制”年款的敬胜斋法墨与敬胜斋珍藏墨,更是对康熙渊鉴斋清赏墨的模仿。敬胜斋是建福宫花园中的一处书斋,乾隆皇帝对其尤为重视,他曾在《敬胜斋》诗中云“常有图书伴,如承师保临”,反映了他对于敬胜斋的重视。
乾隆年制艳友御墨
乾隆年制青圭御墨
乾隆款云汉为章笔式御墨(左) 康熙款渊鉴斋摹古笔式宝墨(右)
乾隆年制内殿轻煤御墨
③ 对刘源贡墨的仿制
康熙刘源博古墨是乾隆御墨图样的重要仿制形式之一。清康熙年间刘源所制博古墨,现有十四种,计:敬亭、龙德、国宝、贝叶、千秋鉴、金刚塔、宋砚、太平有象、有虞十二章、水灵、唐琴、玉燧、苍璧、滕王阁。其大小、形制、题款和装饰内容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是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和五月,刘源在监督芜湖钞关任上设计并监制进呈的墨品。
刘源,字伴阮,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徙辽阳,隶汉军镶红旗,康熙时为内廷供奉,官至刑部主事,善书画。刘源墨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故多有仿制。例如遂初堂砚式墨、淳化轩寓名蕴古墨、养性殿龙德墨、古华轩有虞十二章墨、玺式云行雨施万国咸宁墨等皆有所本。甚至是四十锭墨中无殿名款者,亦是仿刘源墨中无署名的龙德、贝叶二锭墨,以备急需。
乾隆年制养性殿珍藏龙德墨
刘源贡龙德墨
刘源国宝墨
云行雨施万国咸宁(玺式)墨
④ 参考《程氏墨苑》与《方氏墨谱》
如纶阁墨、地不爱宝墨图样可见于程、方二谱。“纶阁”是中书省的代称,又指皇帝撰拟制诰之处。其墨名下有“静挹古香”印。“地不爱宝”墨,名下为“千潭月印”方印。“地不爱宝”典出孔子《礼记·礼运》,取其博大仁慈之义。
乾隆丙申年制纶阁御墨
《程氏墨苑》中的“纶阁”墨样
乾隆年制地不爱宝墨(左) 《程氏墨苑》中的“黑丹”墨样(右)
至于云行雨施万国咸宁墨中之镜式,仿刘源镜式墨。两者皆源于《程氏墨苑》中之“云龙”墨。另外还有兰亭高会(兰亭修禊)墨、五老游河(五老告河)墨、仙山楼阁(仙居台阁)墨、归昌叶瑞(五色凤凰池)墨、天保九如墨以及七香图墨等皆可以在《程氏墨苑》中找到原型。除以上较为明显者,尚有杂珮墨、璜珮墨、珮墨等珮式墨,与程、方二谱所录墨样一致。
乾隆年制云行雨施万国咸宁墨(镜式)
乾隆年制天保九如墨
《程氏墨苑》中的“天保九如”墨样
《程氏墨苑》《方氏墨谱》是由明代著名的制墨家程君房、方于鲁分别主持编撰的墨样辑录。
方于鲁(1541—1608)初名大滶,字字行,后改字建元。明代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徽州制墨“歙派”代表人物之一。方于鲁早年曾是程君房家里的墨工,详尽掌握了制墨技法,后独立经营墨业。由于其制出的油烟墨墨质细腻,且十分注重墨品的表面装饰和造型生动,故而深受文人士大夫珍视和欢迎。
至清初,方于鲁墨已成为珍品。其所制代表作有“九玄三极”“鱼在在藻”“文采双鸳鸯”“天符国瑞”以及“摽有梅”“九鼎图”等,都是墨中珍品。
方于鲁款鱼在在藻墨
方于鲁款文彩双鸳鸯墨
程君房,主要生活于明万历年间。原名大约,字幼博,别字君房,后以字行。明代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墨肆名“宝墨斋”。程君房所制之墨坚实细腻,黝黑滋润。他的墨不仅质地优良,而且在款式、图案上也十分考究。程君房也因此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制墨家。
程氏墨品中比较著名的有“玄元灵气”“寥天一”“百子图”“龙膏烟瑞”“同心结”“云来宫阙”和“归马牧牛图”“荔枝香”等,都是稀世珍品。其中“玄元灵气”被誉为第一名品。
程君房款同心结墨
程君房款荔枝香墨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称赞其墨:
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程君房也自诩自己所制之墨在百年之后价值可比黄金。
明万历十七年(1589),方于鲁特制《墨谱》一书,分列国宝、国华、博古、博物、法宝、鸿宝六卷,另附题词二卷。此书由当时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等人绘图,徽派木刻名匠黄德时、黄德懋等刊刻,又请当时名流为之书题墨名与诗铭。这些图谱涉及人物、动物、神话、传说、历史等内容,共385式。该书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进而使明代徽州墨模造型艺术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准。
在方氏编订《墨谱》之后,程君房亦以其墨编为图谱,同样聘请著名画家丁云鹏以及雕刻名工黄氏兄弟诸人,刊刻《墨苑》十二卷,试图从徽墨图样的种类、数量以及文人题赞等方面全力碾压《墨谱》。此书分玄工、舆图、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类,另附人文爵里,包括时人投赠的诗文上百篇。《墨苑》中有五百余式墨,其图案包括山川、动物、花卉、神怪、器物等,体现了时人对天、地、人文、万物的崇拜。程、方两人因结隙而以名相轧,客观上促进了当时徽州制墨业进入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