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中表能性意义“V不C”结构中的“V不来”小类。

汉语在表达能性意义的范畴时,除借助能愿动词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现代汉语动结式或动趋式之间插入“得”或“不”构成述补结构“V得/不C”来表示。其中“V不C”结构表否定能性范畴,跟表示肯定意义的“V得C”结构相对[1]。如“打开~打不开”“走完~走不完”“上去~上不去”“过来~过不来”等。

现代汉语中的“V不来”结构即属于“V不C”结构中的一个小类,笔者认为这样的结构既可以表达“(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意义,也可以表达“主体人自己的认识、判断、评价”的意义。同时,“V不来”结构中的部件“来”在语义特征上也比较丰富,存在趋向义强弱的不同。在概念整合程度上,不同的“V不来”结构整合度也有高有低,如“划不来”和“上不来”相比,前者更具整体性意义。这样的表达方式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因此,本书的考查对象是现代汉语共同语中的“V不来”结构,将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