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方
2025年09月26日
丁方
因为有了“圆明园艺术家村”,今天的圆明园又“火”起来了,成了中外记者关注的焦点。
开始的时候,只有几名艺术家偶然住在这里,这是农民的一个村。
丁方算是很早的当朝“元老”,据说以前牟森等人也住在这里,主要是觉得农民房很便宜,又相对安静,并没有想过什么“有文化的针对性”。后来人越来越多了,这里也就越来越有名了,国外的记者大概从这里找到了一种说法,于是媒介哗然,投奔这里的“艺术家们”就越来越多了。
1991年我和吕澎来找过丁方,那是我第一次走进那块“领地”。
现在丁方已搬家,他远离了这个“村”。
我和邵飞下车后,碰见了一个在“广州双年展”办公室见过的女画家,她已经有四十多岁了,样子不出众,但热情过剩,她带我们去了她的家(即工作室)。显然,她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我想任何一个画商也难掏钱买她的画。
我在这间屋里,除了看到画家的“激情”,再就是一张十分简易的小床。
这个村里有一两家小餐馆,我相信,这里的啤酒销量,会居北京同级别的餐馆之前。
我和邵飞被热情地邀进了这家餐馆,这里坐着一大帮艺术家,他们给我的印象是他们总有狂欢的理由。
丁方独自一家,住在远离“村”的一个院子里,门前是田地和一望无际的小树林。
丁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画风,一画到底。从我的镜头里看他,他一点儿也掩饰不住从他身上冒出来的“英雄主义气概”,这让我想起了“大跃进”时期人们爱说的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丁方(艺术家)——1993年9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