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压,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

控制血压,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前面都说了高血压的标准了,目标当然是高血压标准以下,还能有什么其他目标?

但是再看看高血压的诊断就会发现,正常血压的范围和高血压范围的标准不是一个数值。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当然是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血压范围最为理想,而且美国已经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了。事实上,每个人的病情千差万别,治疗要求也有区别;针对不同的个体,血压的控制要求也还是有区别的。

目前国内外多数指南对于血压的控制均建议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宽松。青少年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中青年人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65岁以上老年人至少要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能够耐受,成年人的血压可以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对于老年人的血压不要求太低是因为一些老年人体质较虚弱,往往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血压控制得太过严格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是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的患者。血压太低,特别是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可能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压力,加重心肌缺血。身体健康、状况非常好的老年人,没有冠心病等合并疾病,还是可以把血压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的。

另外,就是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降压不要过快。只要血压不超过180/110毫米汞柱,应该在1~2周逐渐把血压控制下来;而不是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强行降下来。快速降压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造成心梗、脑梗等严重后果。为了保证血压平稳下降,减少波动,目前也不建议使用短效降压药,还是建议每天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有时候,血压的大幅波动比轻中度的升高更危险。

如果血压严重升高,超过180/110毫米汞柱,特别是伴有严重的心脑肾损害(剧烈头疼、恶心、呕吐,或心绞痛、心衰、肾衰等)等高血压急症的情况下,需要尽快把血压降到相对安全的水平。此时应该在严密监护的情况下静脉输入降压药物,在2~6小时把血压控制到160/100毫米汞柱左右,然后口服降压药物逐步控制血压到正常水平。

一天晚上,我妈突然跟我说:“哎呀,我这个降压药看来又要加量了。”

我问她怎么了。

她说:“你看我刚刚量了血压,又150多了。”

我说:“你药不是一直在吃吗,最近天气暖和了,怎么血压反而升高了呢?”

她说:“不是前面血压太低了吗?我就没吃,后来呢我又减量吃了。”

我:“低到多少呢?”

我妈:“都低到110多了,我就停了呀。”

我:“那是谁告诉你110多的血压要停药的呢?”

我妈:“没人说呀。”

我:“那血压110多,你有不舒服吗?”

我妈:“也没有呀,我就是觉得低了,就停了。菜场的某某老奶奶,也是这样的呀,血压低了药就不吃了。”

我:“110多的血压不算低,你还是按照正常量吃起来吧。”

作为心脏科医生的家属,在控制血压的方面还是有这么多的问题,普通人群是什么状态也可以想象得到了。根据调查结果,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知晓率为46.9%~51.6%,治疗率为40.7%~45.8%,而控制率仅为15.3%~16.8%。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