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不可马虎

血糖监测不可马虎

前几天我坐班门诊时遇到了一位患者,他刚做完冠脉支架半年,胸痛又发作了。

检查提示又有新的冠脉狭窄发生。患者跟我说:“我再也不去放支架了,这些医生骗我,水平不行,刚做完没几天就复发了。”

我一边把他前后不同的病变位置指给他看,告诉他这次胸痛与之前的治疗没有关系,一边问他血压、血糖的情况。

他跟我说所有的药都在吃,然后我问他:“吃了药以后复查血压、血糖了吗?”

他很不满地说:“我吃药了呀,我一直在吃药呀!”

我再次问他:“你吃药以后,复查过血压、血糖吗?”

看我的态度比较坚决,没有放弃不问的意思,他只好回答说没有。

我:“一次也没有?”

患者:“一次也没有!”

好吧,那就现场测一个。指末血糖18.9毫摩/升。

他看到这个结果,一下子跳了起来,激动地说道:“怎么可能!我吃药了呀!我要去找那个医生,他给我的肯定是假药。”

我拉住他,告诉他:“情绪激动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出现这种情况不怪别人,也不是因为药是假药,而是因为没有复查。我们不管是吃药还是打针,都是为了治病,用药是手段,治病是目的。手段有没有效,需要检查结果来判断。有效继续用,效果不好需要调整。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吃了药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还没有被完全研究透彻,也不是说控制了危险因素就一定不会发病。”

血糖监测分为自我监测与院内监测。

自我监测主要是手指末端毛细血管血糖监测,俗称为指末血糖。坚持监测指末血糖除了能及时发现异常外,在就诊时也为医生作出有效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尽快控制好血糖。

做好自我监测血糖,首先要准备一个合格的血糖仪,并按质量控制要求校准。其次患者要和医生商量确定合理有效的监测方案,常用的监测时间点有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最后,操作要规范。采血前,被采者需要清洁双手,按摩并消毒采血部位,血样不够不要过度挤压以免影响结果。

此外,在天气寒冷或者心功能衰竭等影响末梢循环的情况下,指末血糖可能会偏低。因此,碰到血糖明显降低而并没有低血糖表现的患者需要考虑这个因素。

曾经碰到过一个患者,指末血糖只有1.5毫摩/升,但是患者的表现非常正常,复测了以后仍然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敢相信,就给患者抽了中心静脉血来检测,结果是7.1毫摩/升。如果不抽静脉血复测就给患者补充糖分的话,可能会把患者补出高血糖的。就这样避免了一次医疗差错,如果碰到奇怪的情况,还是要多想一想。

自我监测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记录,包括血糖值、检测时间、饮食、运动、药物等情况。

医院内监测包括静脉血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检测。静脉血葡萄糖可反映当时的血糖状况、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月的血糖水平、糖化白蛋白可反映近2~3周的血糖水平。

除此之外,目前还有连续血糖监测技术,就是在患者的皮肤上埋置电极片,连续监测皮下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这样可以更容易地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也能增加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但应用还不够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