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与冠心病“共同进退”
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病风险,因此,血脂的目标值也是根据ASCVD的风险来设定的。
血脂正常值及分层标准表单位:毫摩/升(毫克/分升)
事实上,这个标准值是打印在血脂检查单上作为参考值的。因此,我们经常会碰到患者拿着检查单在诊室咨询:“我的血脂都在正常值范围内,为什么还要吃降脂药?”
标准表中的参考值是作为普通人的一级预防用的,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是不适用的。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设定不同的目标值,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ASCVD发病的关键因素,所以血脂治疗的主要目标值也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标准。
临床诊疗中所讲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等同的含义。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及治疗目标值
注:ASCVD 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① 严重ASCVD事件是指既往12个月内发生过ACS,有心肌梗死史、缺血性卒中史,有症状的周围血管病变,既往接受过血运重建或截肢。
② 高风险因素包括多血管病变(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同时存在2~3处有缺血症状的动脉病变)、早发冠心病(男性<55岁,女性<65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基线LDL-C>4.9毫摩/升、既往有冠脉搭桥或者冠脉介入治疗史、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3/4期)、吸烟、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仍然≥2.6毫摩/升。
③ 危险因素有吸烟、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HDL-C<1.0毫摩/升(40毫克/分升)。
除了LDL-C以外,普通人的TG应该小于5.6毫摩/升;而心血管病高风险患者或者已经患有心血管病者,TG应该小于2.3毫摩/升。
事实上,血脂的强化治疗能够明显地缩小动脉粥样斑块。2022年5月新发布的PACMAN AMI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予以瑞舒伐他汀及阿利西尤单抗强化治疗52周以后,LDL控制至0.61毫摩/升,冠状动脉斑块体积明显缩小,纤维帽厚度明显增加,斑块更加稳定,相应的心血管事件也减少。
另一项荟萃分析也表明,无论是单纯使用他汀类药物,还是使用他汀类药物且加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以后,LDL-C每降低1毫摩/升,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相对风险都降低20%以上;并且LDL-C降低与严重不良事件、肌痛和/或肌炎、转氨酶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出血性脑梗死或癌症的风险增加无关。这些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标准之上,更进一步降低LDL-C的水平能有更大的获益,并且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