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药那么多不良反应,我会“中招”吗

降脂药那么多不良反应,我会“中招”吗

最近,有一个搭桥术后的老患者找到我,问我为什么她的血脂又不好了。

我问她最近生活习惯有什么改变,诸如饮食、睡眠之类。

她告诉我一切都没有变化。

然后问她有没有吃什么特殊的药物。也回答没有。

我再仔细地问她,原来是把阿托伐他汀给停了。

我问她为什么。她拿出说明书说:“你看这个药的不良反应这么多,大家都说不能吃呢。”

那么降脂药有那么多种不良反应,到底能不能吃?

需要明确一点,降脂药的不良反应虽然有很多种,但发生率并不高,比起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而且,即使发生了不良反应,也需要跟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擅自停药。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放心使用他汀类药物的。

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脂药,它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脏和肌肉损伤。事实上,在所有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2%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而需要停药,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3个月内。药物剂量越大,发生的概率越高,在停药后转氨酶水平即刻下降。

单纯性转氨酶升高的无症状患者(转氨酶水平<3倍正常值)不需要调整剂量或中止治疗;如果转氨酶水平大于3倍正常值,可考虑停药或减量,同时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转氨酶水平升高的同时伴有肝大、黄疸、胆红素升高、凝血时间延长等严重肝损表现的患者应当立即停药;肝功能轻度受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乙肝(HBV)、丙肝(HCV)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但应加强肝功能监测;活动性肝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肝衰竭患者禁用他汀类药物。

除肝功能损伤外,还有肌肉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肌痛偶有发生,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罕见,如果发生了可能需要调整用药。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能够改善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肌肉和运动能力,使肌肉线粒体功能和纤维毛细血管化。

另外,瑞舒伐他汀不经肝脏代谢,90%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应用;而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主要经肝脏代谢后由胆汁清除,不经过肾脏排泄,可以应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