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青年志士响应

各地青年志士响应

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伊始,陈独秀便积极倡议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让发起组内最年轻的俞秀松担任书记。

北京、长沙、武昌、天津、广州等地,也随之纷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旧中国尚处于黑暗迷茫之中的青年志士,为真理所召唤,所吸引,不约而同来到上海,齐聚于《新青年》编辑部。

与此同时,陈独秀指导上海发起组开办外国语学校,由杨明斋教授俄文。李达、李汉俊、袁振英教授日、法、英文。陈独秀也常来讲课。诸多青年学成后被送往苏联学习深造,他们中不乏有人从苏联学成归来,投身于革命。

是时,湖南长沙《湘江评论》编辑部内,毛泽东正在读一本翻译过来的《资本论》。且读且纳下头凝神细思,偶尔叨咕一声,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恰如农民跟地主之间的关系……

一旁的何叔衡听见了,道:“此话怎讲?”

毛泽东并不抬头,道,农民没有土地,就等于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就相当于无产者。跟工人阶级的处境如出一辙。略顿了一顿,又道,地主将地租给农民去种,相当于资本家的工厂招聘工人做工。地仍属于地主,工厂跟机器照旧属于资本家。种地之后的收成,一小部分给了农民,这相当于工人在工厂做工,月底拿一点工钱。但地主收取的租子,等同于资本家获取的利润……

何叔衡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听见毛泽东道:“种田的诸君!田主怎样待遇我们?租税是重是轻?我们的房子适不适?肚子饱不饱?田不少吗?村里没有没田作的人吗?这许多问题,我们应该时时去求解答。应该和我们的同类结成一个联合,切切实实彰明较著的去求解答……”

何叔衡方才恍悟,连声称赞,慨然道:“若是能把工人跟农民都团结起来,我们的支持者,将会是几万万民众呵……”

1920年春,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陈独秀寓所。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后,每逢会议或活动,会员皆聚于此。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成立。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等,齐聚于北京大学红楼内北大图书馆,亦即李大钊的办公室,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红楼北京大学学生会办公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