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程序教学法

3.2.8 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根据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制成卡片或编成计算机程序,学生按此程序进行自学、独立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现在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CAI软件,多数也是按程序教学的思想设计的。

程序教学的模式主要有直线式和分支式两大类。直线式程序,是把学习材料由浅入深地直线式编排,在呈现每个步骤时,学生回答正确再进行下一步,不能跳越任何步子。分支式程序,步子相对大一些,学生在掌握一个单元后,进入新单元;若没有掌握,便引向一个分支、补充一些知识,然后回到先前的单元再学习一遍,这样更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

程序教学的优点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养成自学习惯;小步子练习很细致,能防止遗漏知识,避免粗枝大叶;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自定步调;学生按程序教材进行学习新知识、练习、纠错、复习等环节,只在出现疑问和困难时由教师辅导,减轻了教师负担。同其它教学方法一样,程序教学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学生主要与教材打交道,与教师、同学联系较少,难以进行思想教育和体现集体主义精神,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小步子使程序教学走向繁琐,反馈的过程机械呆板,束缚学生思维,影响学生的创造性。但目前的CAI软件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及多媒体等新技术,已大大不同于早期的程序教学了。

除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可用到其它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局部探求法、引导发现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这里不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