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的核心
2025年09月26日
水星的核心
水星外貌如月,内部却很像地球,也分为壳、幔、核三层。水星的半径为2439千米,是地球半径的38.2%,18个水星合并起来才抵得上一个地球的大小。质量为3.33×1026克,为地球质量的5.58%,平均密度为5.433克/厘米3,略低于地球的平均密度。在八大行星中,除地球外,水星的密度最大。由此天文学家推测水星的外壳是由硅酸盐构成的,其中心有个比月球大得多的铁质内核。这个核球的主要成分是铁、镍和硅酸盐。根据这样的结构,水星应含铁20000亿亿吨,按目前世界钢的年产量(约8亿吨)计算,可以开采2400亿年,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铁矿!
水星所含有的铁的百分率超过任何其他已知的星系行星。这里有数个理论被提出来说明水星的高金属性:①本来水星有一个和普通球粒状陨石相似的金属——硅酸盐比率。那时它的质量是目前质量的大约2.25倍,但在早期太阳系的历史中的某个时间,一个星子/微星体撞掉了水星的1/6.影响是水星的地壳和地幔失去了。类似的另外一个理论是解释地球、月亮的形成的。②水星可能在所谓太阳星云早期的造型阶段,在太阳爆发出它的能量之前已经稳定。在这个理论中,水星那时大约质量是目前的2倍;但因为原恒星收缩,水星的温度到达了大约2500~3500K之间,甚至高达10000K。许多水星表面的岩石在这种温度下蒸发,形成“岩石蒸汽”,随后,“岩石蒸汽”被星际风暴带走。③类似第二个,认为水星的外壳层是被太阳风长期侵蚀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