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分类
陨星分类
我国历代史书和地方志中,有关陨星降落的记载有好几百次,是全世界各国中最多的。《春秋》里说:“鲁僖公十六年春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这是公元前644年12月17日发生的一次陨星降落。全世界有可靠记录或者虽未有人看到但找到了实物的陨星降落共1600多次。世界上发现的第三大的陨星落在我国新疆青河县,体积为3.5立方米,重量约30吨(最大的一个陨星降落在非洲,约60吨重)。化验结果,这块陨星的化学成分是含88.67%铁,9.27%镍以及少量钴、磷、硅、硫、铜等化学元素。这块陨星还包含有8种矿物,其中6种是地球上没有的。
陨星一般分为3类:①铁陨星,也称陨铁。一般含铁80%以上,镍5%以上,此外还有少量钴、铜、磷、硫、硅等;密度7.5~8.0克/厘米3。这类陨星占看见落下并找到的全部陨星的6%,新疆大陨星就是一个铁陨星。②石陨星,也称为陨石。主要是由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铁等组成的矿石,也包含少量的铁、镍等;密度2.2~3.8克/厘米3。这类陨星占全部陨星的92%。大部分(约86%)陨石是由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粒状体组成,称为球粒陨石。粒状体是在高温下形成的球状或扁球状的结晶粒,直径多在0.3~1毫米,包含硅酸盐和其他矿物,也有一点点铁、镍等。少数的球粒陨石含碳较多,达2.4%(一般不超过0.4%),称为碳质球粒陨石。不是由粒状体组成的陨石称为非球粒陨石。③石铁陨星,也称陨铁石。铁镍和硅酸盐等矿物各约占1/2,密度5.5~6.0克/厘米3。这类陨星占全部看见落下并找到的陨星的2%左右。
在一些陨星中找到了水;在一些陨星中找到了钻石;在一些碳质球粒陨石中找到了多种有机物,包括甲醛和二三十种氨基酸。
现存世界上最大石陨石
陨星有时候成群降落,这称为陨星雨。20世纪最大的一次铁陨星雨降落在西伯利亚,发生于1947年。历史上最大的陨石雨于1976年3月降落于我国吉林市郊区。
巴林杰陨石坑
陨石着陆时撞击地面形成的坑穴,叫做陨石坑。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七八十个大型陨石坑。最著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陨石坑,直径1240多米,深170多米,坑的四周比附近高出40米左右,酷似月球表面的环形山。20世纪初,人们还不知道这个巨大的坑穴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造成的,只知道从当地的印地安人有文字记载以来,它就已经存在了。美国的采矿工程师丹尼尔·巴林杰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以后,断定它是由大陨铁碰撞而成。于是他倾其全部财产买下这块土地,并且为了将这块大陨铁挖掘起来,耗费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巴林杰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继承父志,继续向大陨石坑挑战,但是终因陨铁太大,他们父子壮志未酬。然而,人们从此对这个坑有了正确的认识。为了表彰巴林杰的功绩,美国陨石学会正式把这个陨石坑命名为“巴林杰陨石坑”。目前,科学家们认为巴林杰陨石坑是大约2万年以前,由一个直径约60多米、重10万多吨的大陨铁撞击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