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术
刚柔并济术
【心理战术】
“刚柔并济”运用在论辩中指的是:为了打动对方,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要善于剖析利害,软硬兼施。既有劝诱,又有威吓;既动其心魄,又注意分寸,双管双下,以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经典案例】
▲赵高说李斯
秦始皇出巡,死在沙丘。赵高为了攫取大权,千方百计阻挠始皇的长子扶苏即位,一心想辅佐始皇的次子胡亥登基。但此时赵高的羽翼未丰,为防止朝臣反对,他只好劝说丞相李斯与自己同谋。他对李斯说:“皇上给长子扶苏留下了一封诏书,要立他为继承人。这封诏书还没有发出,此事还没有别人知道。现在他的诏书和御印都在胡亥那儿,所以,确定谁是太子就在您与我赵高的一句话了。这事怎么办?”
李斯说:“您怎么能讲出这种亡国的话!这不是臣子应当议论的事!”
赵高说:“您自己估量一下:您的才能比蒙恬怎么样?功劳比蒙恬怎么样?谋略深远而不致失误比蒙恬怎么样?跟天下人没有仇怨比蒙恬怎么样?跟扶苏有故旧情谊而深得信任比蒙恬怎么样?”
李斯说:“这5条我都比不上蒙恬,可是您为什么要这样苛求我呢?”
赵高说:“我本来是一个宦官,幸而能够凭着谙习刑狱文书进入秦宫,管事20多年,从来没有看到秦王罢免的丞相或功臣有封爵传到第二代的,最终都是被诛杀而死。皇帝有20多个儿子,都是您所了解的。长子扶苏刚强而勇武,对人信任,善于奖掖人才,他即位后定会任用蒙恬作丞相,到最后您恐怕想带着通候的印信告老回乡都不可能,这是显而易见的。我奉命教授胡亥,让他学习法律已经好几年了,没有见过他有什么过失。他仁慈厚道,轻钱财而重贤士。秦朝的公子们没有比得上他的,可以作继承人。希望您考虑决定。”
李斯说:“您还是守您的本分吧!我遵照主上的遗诏,还有什么可考虑的?”
赵高说:“处境平安可以变得危险,处境危险可以变得平安。一个人命运的安危还没有决定,怎么称得上圣明。”
李斯说:“我不过是上蔡闾巷的一个平民,蒙皇上圣恩提拔当了丞相,封为通候,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丰厚的俸禄,他把国家存亡安危的重担交托给我,我怎么能辜负皇上呢!忠臣不因为怕死而侥幸生存,孝子不怕过分勤劳而伤害身体,做臣子的各守职分罢了。请您不要再多说,否则将会使我获罪。”
赵高说:“我听说圣明的人灵活多变,能顺应时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潮流,看到事物发展的苗头就知道事物发展的大方向,看到事物发展的动向就知道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事物本来就是这样,哪里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当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中,我能够体会他的意向如何。况且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天霜降花草就凋落,春天冰化万物就生长,这是必然的结果。您怎么还意识不到呢?”
李斯说:“我听说晋国换太子,3代不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君位,哥哥被杀死;商纣杀死亲族,不听劝谏,国家成为废墟,社稷危亡:这3件事都因为违背天意,结果国破家亡。我是个堂堂正正的人,怎么能参与叛逆阴谋!”
赵高说:“上下齐心,事业可以长久;内外一致,事情就不会出差错。您依我的计策,就能长保通候的爵位,而且会像王子乔、赤松子那样长寿。如果你定要放弃这个机会,灾祸将及于子孙,我实在为您痛心。理想的做法是转祸为福,您打算怎么决断呢?”
李斯仰天而叹,流着眼泪汉息道:“唉!我偏偏遭遇这个变乱的时代,既然不能死节效忠,又到何处安身立命呢!”于是依从了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