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服人术
以理服人术
【心理战术】
运用普遍认可的道理和逻辑力量进行说服的心理战术。
辩说的力量来自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辩说固然也讲究辞采,但主要靠严密的逻辑来说服人;辩说固然离不开以情感人,但主要的要靠以理服人。既要有鲜明的论点,又要有充分而又必要的论据,有理有据,无懈可击,才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就事论事,讲不出道理;泛泛而谈,说不透道理,是不可能使人口服心服的。
【经典案例】
▲孙明谏赵简子
赵简子的家臣尹铎奉命去治理晋阳。尹铎由晋阳来到晋国国都新绛,向赵简子请示。简子说:“去把那些营垒拆平。我将到晋阳去,如果去了看见这些营垒,这就像看见中行寅和范吉射率领军队将我困在晋阳一样。”
尹铎回到晋阳后,不但没削平营垒,反倒把营垒增高了。简子到了晋阳,望见军营的高墙,生气地说:“哼!尹铎欺骗我!”于是住在郊外,要派人把尹铎杀掉。
赵简子的家臣孙明进谏说:“据我私下考虑,尹铎是该奖赏的。尹铎的意思本来是说:处于享乐之中就会恣意放纵,遇见忧患之事就会励精图治,这是人之常理。如今您见到营垒就会想到忧患,又何况群臣和百姓呢!有利于国家和君主的事,即使加倍获罪,尹铎也宁愿去做。其实,顺从命令以取得君主的高兴,一般人都能做到,又何况尹铎呢!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简子说:“如果没有你这一番话,我几乎犯了错误。”于是赏赐了尹铎。
▲贾诩说张绣归曹
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人见张绣,希望与张绣结盟,共击曹操。
使者到了,张绣想要答应,这时,贾诩冒充张绣,坐在张绣的座位上对袁绍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袁绍,自家兄弟都不能相容,难道还能容纳天下的国土吗?”张绣大惊,偷偷地对贾诩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贾诩说:“不如归顺曹操。”张绣说:“袁绍强而曹操弱,我又与曹操有仇,归顺他能行吗?”
贾诩说:“正因如此,所以更应该归顺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归顺他的第一个原因。袁绍势强,我们以这点兵力归顺,肯定不会被他重视;曹操兵少,能得到我军肯定非常高兴,这是应该归顺他的第二个原因。曹操有王霸之志,而有王霸之志的人,肯定会释私仇,以明德于天下,这是应该归顺他的第三个原因。希望将军您别再犹豫了。”张绣听了贾诩的分析,心悦诚服,便率众归顺了曹操。果然如贾诩所言,张绣到后,曹操与他把手欢宴,并结成儿女亲家,待之甚厚,后封破羌将军,死谥定侯。
▲小贝利的抉择
世界球王,被人们称为“黑珍珠”的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自幼酷爱足球运动,并显示出超人的才华。
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休息时,他向小伙伴要了一支烟解乏。不巧,被父亲看到了。
晚上,小贝利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但是,父亲并没有这样做,他语重心长地对贝利说:“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资,也许将来会有些出息。可惜,你现在在抽烟了,抽烟会损坏身体,使你在比赛时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面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面滑去,主要还取决于你自己。因此,我要问问你,你是愿意抽烟呢?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呢?你懂事了,自己选择吧!”说着,父亲还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你不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就作为你抽烟的钱吧!”说完父亲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地回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他不由地哭出声来。过了好一阵,他止住了哭,拿起桌上钞票,还给了父亲,对他说:“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当一个有出息的运动员!”从此,贝利刻苦训练,球艺飞速提高,15岁参加桑拖斯职业足球队,16岁进入巴西国家队,并为巴西队永久占有“女神杯”立下奇功。如今,贝利已成为拥有众多企业的富翁,但他仍然不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