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话正说术

反话正说术

【心理战术】

当把相反的话正着说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进而证明“正话”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或者是故意装出简单、憨直或愚笨的样子,说出一些直拙的实话或貌似真诚的反话,既可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又不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伤人;而被奚落者听了,找不到理由发作,只有忍气吞声。

【经典案例】

▲晏子数养马人之罪

齐景公常用的一匹马,被养马人杀了。齐景公大怒,操起戈便向养马人刺去。晏子说:“请让我替您数说他的罪状,然后再杀不迟。”景公应允。

晏子举戈走到养马人面前,列举他的罪状说:“你为我君养马而擅自杀死它,罪该死;你使我君因为一匹马而杀死养马人,罪又该死;你使我君因为一匹马杀死养马人而被诸侯瞧不起,罪更该死。”景公听了猛然醒悟,说:“您把他放了吧,不要因为他伤害我仁慈的名声。”

▲东方朔答客难

有一次聚集在学宫里的博士们讥讽东方朔说:“苏秦、张仪一旦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位居卿相的位置,恩泽传于后代。先生您研究先王治国的方术,仰慕圣人的道义,熟习《诗》、《书》和百家的言论,还写成文章发表出来,自认为天下无双,可以说见多识广,富于口辩才智了。然而您竭力尽忠侍奉圣明的皇帝达数十年,官职不过侍郎,位置不过执戟,这是什么缘故呢?”

东方先生说:“这本来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不同的时代,难道可以相提并论吗?张仪、苏秦生活的那个时代,周朝十分衰微,诸侯们不去朝见周天子,以武力相征伐争夺权势,天下兼并为12个诸侯国家,未分最后的胜负,此时得到人才的诸侯就强大,失去人才的就败亡,所以各国之君对人才言听计从,让他们身居高位,恩泽传到后代,子孙长久尊荣。现在不是这样了。

“圣明的皇帝在朝廷掌政,恩德普及天下,诸侯归服,威震四方夷狄,疆域广袤,国家比倒扣的盘盂还要安稳。由于天下统一,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只要有所行动,在全国立即得到贯彻,容易得好像在手掌里转动一下一样。因此贤与不贤的人都能俯首听命,凭什么来辨别他们的差异呢?汉朝的疆域广大,士民众多,那些竭尽精力,奔走游说,同时向朝廷进献计谋的人,就像辐条凑集于车轴,多得数不清。所以即使是竭力仰慕道义的人,也往往被衣食所困,有的竟连进身的门路的都摸不到。

“假使苏秦、张仪跟我同生在当今的时代,他们恐怕连一个掌管故事的小吏都当不上,怎么敢奢望当上常侍圣帝的侍郎呢!古书上说:‘如果天下太平,即使有圣人,也没有地方施展他的才干;如果君臣上下和睦同心,即使有才能的人,也没有地方建立功勋。’所以说时代变了,事态也就跟着变了。虽然这样说,君子怎么可以不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在宫内敲钟,声音能传到外面。’只要能够修养自己,就不用担心不能获得荣誉!

“齐太公追求仁义72年,遇到周文王,才能实行他的主张,封在齐国,传国700年没有断绝。这就是士人所以要日日夜夜,勤勤恳恳,研究学问,推行自己的主张,不敢停止的原因。现在世上的隐士不少,时下虽然不被任用,如果能挺然独立,居安不躁,远观许由的行事,近看接舆的为人,智谋如同范蠡,忠诚合于子胥,对这种人来说,离群孤立,本来是平常的事情,你们为何对此疑惑不解呢?”于是那些博士们都无言以对。

▲再挖一个梁山泊

王安石当宰相时,大兴水利。一天,刘贡父去拜访他,正赶上有位客人来陈述关于水利方面的建议。

这客人说:“梁山泊面积很大,要是把水排净,可得万顷良田,只是还找不到合适的贮水的地方。”王安石似乎没看出这办法的愚蠢之处,正在低头沉思。

这时,刘贡父大声说:“这有何难?”王安石以为他有了好主意,就催他快说。刘贡父说:“再挖一个像梁山泊那样大的洼地,不就有贮水的地方了吗?”

王安石大笑道:“梁山泊之事,就不议了吧!”

▲陈埙除霸

南宋理宗年间,陈埙出任浙西提点刑狱吏。浙西地区有两个恶霸,一个叫俞垓,一个叫戴福,他们仗着与丞相李宗勉沾亲带故,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陈埙到任后,首先拿俞垓开刀。他派人暗暗查访,掌握了俞垓违法贩货的充足证据,立即赶到其居住的安吉州,亲自审讯定罪。由于陈埙掌握了把柄,没人再敢说情。

戴福听到俞垓被抓,连忙跑到京师躲进了丞相府中。这等于给陈埙出了个难题,既不能到丞相府去抓人,又不能这样不了了之,有负众望。于是陈埙给李宗勉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到浙西负责刑狱,是丞相对我的信任,现在外面盛传戴福躲在贵府中,我不信会有此事,丞相乃本朝贤臣,决不会庇护这个罪犯的。”李宗勉看了信,自知理亏,只好把戴福赶了出来。

戴福被捕后,因民愤太大,许多人都要求杀他,陈埙拦阻道:“本朝有刑律,须按罪处理,否则就是滥用刑法了。”陈埙按律在他脸上刺上囚犯的标记,带到闹市游街示众,别的有劣迹的人见丞相的心腹之人都被黥面治罪,纷纷改邪归正,谨守律条。

▲苏沃洛夫讥权贵

苏沃洛夫14岁入伍,从下士开始,屡经战斗,多次负伤,无数次建立功勋,最后成为俄军的元帅。他以自己举止嗜好都带有浓厚的军营气息,毫无宫廷中生活的浊气而自豪。

一次,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在宫中举办盛大宴会。宴会豪华阔绰、奢侈无度。王公、大臣、将军、贵妇、小姐们一个个珠光宝气,矫揉造作,虚文浮礼。苏沃洛夫也应邀去参加宴会。在金碧辉煌、过度奢靡的宫廷宴会上,他想到前线官兵的艰苦卓绝,感到极不协调。

正巧这个时候,叶卡捷琳娜发现了他,女皇立即来到这位劳苦功高的统帅面前,亲切地问他:“亲爱的英雄,你需要些什么样的款待?我会尽力满足你。“

苏沃洛夫故意生硬地回答女皇:“我想来点白干。”

叶卡捷琳娜万没料到苏沃洛夫说出这样的要求,在一大群廷臣之前给她和她的宴会丢了面子。女皇忍着气板着脸问苏沃洛夫:“你居然提出这种要求,你知道宫中侍女们听说后会把你当成什么样的人吗?”

苏沃洛夫自豪地回答女皇:“我想她们会觉得站在她们面前的是一个战士!”

随后,苏沃洛夫假借向女皇道歉,当着周围众多显宦名臣,一字一句地说:“很抱歉,陛下。我由于多年担任下级职务,现在已养成了心境纯洁而举止粗鲁的习惯,丝毫不懂得阔绰应酬的虚套。我一生都是过的战场生活,现在就是要想习惯这些虚套,也来不及了。所以只好请女皇原谅。”

叶卡捷琳娜和周围群臣听了,一个个面面相觑,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里根胜蒙代尔

1984年里根竞选总统时,已经78岁。他的对手是民主党的蒙代尔。蒙代尔是卡特当政时的副手,上过大学,当过兵,担任过律师和参议员,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只有56岁。

美国在总统竞选期间都要进行电视辩论,蒙代尔要求同里根进行6次较量。里根知道自己的体力条件不如对方,所以没有答应。二人经过多次讨价还价,达成协议,进行两次电视辩论。第一次电视辩论中,里根处于劣势,蒙代尔稍占上风。这次辩论,蒙代尔的主要策略,是指明里根的年龄太大,难以应付繁重的内政外交活动。

10月21日晚,双方举行第二次电视辩论。里根一开始就发动进攻。他说:“上次辩论中蒙代尔说我年龄过大。但我不会把对手的年龄、不成熟这类问题在竞选中加以利用。”里根的话使众人哈哈大笑。在这次辩论中,里根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