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言慑服术

刚言慑服术

【心理战术】

以压倒一切的无畏精神和锐不可当的气势慑服对手。

刚言慑服是一种面对强暴正面直战,以压倒一切的无畏精神和锐不可当的精神气势及义正词严的言词慑服对手的一种谋略。

刚言慑服,以正压邪,往往是自己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因此,刚言慑服,首先靠的是压倒一切的无畏精神和锐不可当的气势。而这种精神和气势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它具有强大的作用和力量,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抗强。这在政治斗争、外交斗争中屡见不鲜。

【经典案例】

▲徐有功刚言护法律

大理寺卿徐有功,每看到武则天要杀人的时候,总要依据法律同武则天争辩,曾经有一天与武则天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徐有功竟然言词态度越来越严厉,武则天大怒,下令拉出去砍头。

徐有功回过头来说:“我虽然被杀死,但国法终究是不可变的。”拉到街市上,正要行刑,武后传令免掉他死罪,但从官籍中除掉名字,贬为老百姓。像这样曾反复过多次,但他始终不曾低头屈服。

徐有功真是朝廷的顶梁柱,人们至今还怀念他。

▲以硬对硬

刚言慑服,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中,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扶正压邪,制服歪风邪气,往往需要一点刚气,需要来一些刚言。

某乡为了整治“脏乱差”,要清扫楼院。一个外号叫“二赖子”的人扬言:“谁敢动老子的鸡窝,我叫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乡党委书记听了,不信这个邪。老虎屁股摸不得,他偏要摸,歪风邪气斗不倒,正气也就无法抬头,工作也就不能开展。于是他只身一人找到二赖子家,毫不客气地往沙发上一坐,开门见山地说:“你是动刀子呢,还是和平解决?”

他沉着脸,口气坚硬地说:“我生死关都过了,从来不怕死,不要说红刀子白刀子,机枪大炮也没怕过,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也没怕过。但是我还是劝你和平解决,这对你我大家都有好处。”

书记正气凛然,威不可犯,“二赖子”被镇住了,他听说这位书记参加了西藏平叛,参加过中印边界反击战,出生入死,一身是胆。面对书记的凛然正气,他败下阵来,改口道:“我不是不拆,是人手太少忙不开。”书记马上说:“我有的是人,义务帮忙。”出头的钉子拔了,其余一些持观望态度的人纷纷自动将鸡窝鸭棚清除掉了,5天时间内,楼院场地焕然一新。

战胜邪气需要刚气,这比之于打仗需要锐气。《兵经·锐》曾这样描述锐气:“两军迫近,高呼杀声冲入敌阵震破敌胆的,靠的是锐气啊。众人都不敢向敌人发起攻击,而那些敢于英勇进击的,是锐气的表现;优势的敌人蜂拥而来,敢于以劣势兵力迎击敌人的,是锐气的表现;冲入敌人阵地如入无人之境,是锐气的表现;勇猛矫健,如鹰击长空的,是锐气的表现;大将率先冲入敌阵,部队随之涌入,是军队和大将有锐气的表现。”这种锐气,有胆有略,势不可挡,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刚言慑服,往往表现在对敌斗争和思想斗争中,表现在正气和邪气的正面冲突中,这种斗争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你不斗倒他,他就斗倒你;你不吃掉他,他就吃掉你。正能胜邪,就是因为这些邪恶势力是纸老虎,表面强大,实际是色厉内荏;表面气壮如牛,实际胆小如鼠。

在这种形势下,如以迂为直,或退让缓和,反而会助长敌方的嚣张气焰。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换五十里之地的安陵,这只不过是幌子,戳穿他的骗局之后,又以死相迫,针对秦王的“天子发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刚强不屈,掷地有声地说出:“士之发怒,伏尸两人,流血五步,天下人披麻戴孝就在今天了。”色厉内荏的秦王终于露出了纸老虎的原形。秦王如此,武后如此,二赖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