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重要的事做起,朝传球的方向跑

从最重要的事做起,朝传球的方向跑

没有目标的“努力”只是作秀。当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但剩下的一半,许多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完成。他们知道球门在哪里,球在哪里,但并不知道该怎样把球送入球门。

在三大球中,足球的场地最大,得分最难。一场90分钟的比赛,有时候可能以0∶0告终。踢进一个球,需要许多队员的配合,而不光是那个带球的队员。如果配合不好,带球的人就会被对方包夹、抢断,失去控球权。

足球运动中有个术语叫“无球跑动”。所谓“无球跑动”,指的是运动员在没拿到球的时候做出的跑位行为。一般人都喜欢追着球跑,以为离球越近越能抓住比赛的关键。高水平的球员则不然,他们会朝着传球的方向跑。虽然乍看之下离球越来越远,实际上在无形中赢得了控球权,让队友能舒舒服服地送出一个妙传。

不少精彩进球,就来源于一连串巧妙的传切配合。其中队员的“无球跑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三四个人的“无球跑动”,可以吸引对方后卫的注意力,从而拉开整条防线的空当,为队员的临门一脚创造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球队员最重要的事就是进行合理的“无球跑动”,然后再根据场上形势来做出反应。不懂“无球跑动”的人,再卖力也是瞎跑,永远踢不好足球。特别是进攻队员,要学会朝传球的方向跑,而不是“球在哪里,我在哪里”。

同理,当你确立了奋斗目标后,应该从最重要的事做起,而不是继续将主要精力耗费在那些与目标关系不大的琐事上。世上不知有多少碌碌无为者,受累于琐事,以至于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遥远。而那些“朝传球的方向跑”的人,可以克服各种不利条件,一步一步赢得人生的主动权。

《指环王》三部曲与《霍比特人》三部曲改编自作家托尔金的经典魔幻系列小说,堪称是电影史上少有的经典魔幻片。导演彼得·杰克逊被媒体誉为新西兰最成功的影迷。他从一个电影发烧友转变为世界知名大导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彼得·杰克逊出生在新西兰的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就是一个电影和动漫迷,并和朋友们学习拍摄。

当时的新西兰没有专业的电影学校,彼得·杰克逊也没有机会去美国留学。他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学拍电影。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新西兰有些与世隔绝,邮购美国的影视杂志也只能花半年时间走海运。这种非常不利的学习环境,并没有打消彼得·杰克逊学习拍电影的积极性。相反,他决定不依赖别人,自己学习,自己动手。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本著名的杂志叫《超8电影特效秘籍》。这本杂志的主要内容是教人们如何自己动手拍电影做特效。彼得·杰克逊仔细钻研杂志里的每一篇文章,并根据上面的教程动手自制了一台摄影机稳定器。

尽管没有去美国的电影学校进修,但彼得·杰克逊一直在围绕电影梦做最重要的事。自学电影拍摄、设备制作,然后在简陋的条件下不断地练习与尝试。

预算十分有限,请不到大牌演员,连个像样的剧本都没有。极端不利的客观因素,使得彼得·杰克逊的梦想寸步难行。该怎么办呢?

彼得·杰克逊是个务实的人,他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认真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干出点事来。对于这位年轻的电影制作者而言,当时最重要的事就是迅速在电影圈打出自己的名气,以最小的投入来达到最大程度上吸引业内注意的目的。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恐怖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手段,而这也恰好是他酷爱的类型。除此之外,他选择拍观众喜欢但别人不敢轻易拍的影片。由于选对了突破口,彼得·杰克逊很快打入了电影圈。

早期的作品上映后,彼得·杰克逊获得了一定的名气。他原本可以像其他年轻导演那样移居美国,进军好莱坞,但还是留在了新西兰。

这个决定让其他人感到奇怪。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朝资源与资本最密集的地方流动是个常态。留在新西兰的话,彼得·杰克逊则无法获得雄厚的预算,也很难更好地吸引大众的目光。但他还是选择留在自己的国家。这个决定其实涉及一个自我定位——拍自己想拍的电影,还是甘于做个受雇于制片人的导演?

彼得·杰克逊热爱电影事业,他的奋斗动力是拍自己想拍的电影,而不是一个拿电影当赚钱工具的导演。他也曾被好莱坞邀请拍摄一些类型片,但工作时完全受到限制。而在新西兰,他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从结果来看,此时的他还是无球队员,但已经在朝传球的方向跑。

1993年,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成立了一家影视后期制作公司——维塔数码。维塔数码专注于服装、化妆、道具等环节的综合性视觉特效。许多好莱坞大片的特效都出自这家新西兰公司的手笔。维塔数码的创始人分别是理查德·泰勒、吉米·塞尔柯克以及他们的好友彼得·杰克逊。

1994年的《罪孽天使》不仅是彼得·杰克逊的风格转型之作,也是维塔数码第一个参与制作特效的项目。当时尚未流行的数码技术,让《罪孽天使》获得了如梦幻世界般的特效。从此以后,视觉特效产业逐渐兴起,而彼得·杰克逊与友人们联合创办的维塔数码一直处于全球领军地位。

事实上,彼得·杰克逊本人并不是电脑高手,他只是对视觉特效的世界非常着迷。为了把视觉特效做到极致,他才努力钻研这个新领域。对于彼得·杰克逊而言,在综合视觉效果上取得突破是非常重要的事。这个充满前瞻性的决定,让他牢牢抓住了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迎来了事业上的辉煌。《指环王》三部曲、《金刚》《霍比特人》三部曲,这些视觉效果恢宏壮阔的电影,已经成为好莱坞史上的经典。

彼得·杰克逊从一个电影粉丝成长为一代著名导演,看起来没有大起大落的曲折感。其实,他不是没遇到过困难与挫折,但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没有脱离正轨。

他为了电影梦,从杂志上自学电影知识,制作拍摄设备。他为了在电影圈获得一席之地,选择了自己擅长并有针对性的电影题材。他为了保持自由创作的环境,留在了新西兰,没有移居遥远的美国。他为了在视觉特效上做到极致,与朋友们一起创建了引领全球的维塔数码公司。彼得·杰克逊很善于把握对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的关键,从力所能及之处着手,向“传球的方向”奔跑。

当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要从最重要的事开始做起。为了实现目标,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其他条件就是最重要的事。当你对未来感到迷茫时,不妨好好看看哪里是“传球的方向”。

你的努力都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吗?你正在朝“传球的方向”跑吗?如果不是的话,请重新修正自己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