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错了,努力就是浮云

方法错了,努力就是浮云

即使方向明确,规划清晰,脚踏实地,足够专注,努力下去也不一定能成功。除非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大家热衷于学习这个“术”那个“术”,其实就是想获得正确的方法,以免自己的努力变成过眼云烟。

明朝初年,金陵上清河岸的堤岸经常坍塌。明太祖朱元璋询问群臣缘故,大家都不敢说实话。

此事本来不复杂。拱塌堤岸的罪魁祸首是海猪(学名江豚),只要把海猪驱逐就行了。问题是,朱元璋这个皇帝忌讳非常多。海猪的“猪”与皇帝姓的“朱”同音。如果直说的话,说不定会惹来杀身之祸。大家商量之后上奏皇帝说:“拱塌堤岸的罪魁祸首是‘大鼋’(学名沙鳖,体型巨大)。”

“鼋”与“元”同音。朱元璋是灭元起家,所以没有不悦,下旨让官兵捕捉所有的大鼋。没过多久,大鼋被抓光了。但是堤岸照样时不时坍塌。因为真正的“凶手”海猪依然逍遥法外。

在这则案例中,捕捉大鼋是错误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哪怕把五湖四海的大鼋灭绝,也阻止不了海猪拱塌堤岸。

方法错了,任何努力都是浮云。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世上总有人不管不顾地蛮干。其中既有蠢人,也有大家眼中的天才。

在20世纪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聂卫平横扫众多日本超一流棋手,得到了“棋圣”的美名。1989年,聂卫平杀入了第一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决赛的锦标赛。当时棋坛公认他是最强棋手,最有希望为中国获得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他的对手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韩国棋手曹薰铉。

第一局曹薰铉先下一城,聂卫平漂亮地赢得了第二、三局。之后的比赛移师新加坡。聂卫平因意外得了重感冒,状态非常不好。为了摆脱困境,他打算把对手逼上变化复杂的“大模样”作战。

曹薰铉的棋风有“柔风快枪”之称,如燕子一般轻灵华丽。聂卫平棋风厚重,气势磅礴,大局观极为出色。俩人各有所长。“大模样”作战与曹薰铉棋风不合,但也恰恰不是聂卫平所擅长的战术。

双方没走几步,曹薰铉就发现聂卫平完全放弃了自己擅长的套路,便灵活调整策略。聂卫平的布局功夫原本非常出色,却意外地被对方压制住了。战况一波三折,局势几经反复。聂卫平在最后关头还保持着微弱的优势,曹薰铉下错了一着,眼看就要战败。谁知因生病体力透支的聂卫平随手应了一步,导致微弱优势瞬间变成了败势。

事后复盘,聂卫平对最后的随手懊悔不已。中国围棋名将陈祖德也将这一步棋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可怕的随手”。

就这样,曹薰铉幸运地赢得了第四局,并在第五局中连胜,一举夺得冠军。从此以后,聂卫平的棋运一路下滑,而曹薰铉引领韩国棋手称霸棋坛多年,他的外号也从“曹燕子”变成了“围棋皇帝”。

从表面上看,聂卫平输在运气上,但曹薰铉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聂卫平最大的问题是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战术,从而增大了对局的风险。纵然聂卫平是才华横溢的一代围棋名将,比当时的曹薰铉实力强出一截,也免不了要吞下用错战术的苦果。带病对局非常辛苦,聂卫平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也险些让曹薰铉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但他用错了战术,导致一开局就陷入被动,耗费了比平时更多的脑力与体力。

竞技类运动非常讲究战术,再天才的运动员也无法用错误的战术取得胜利。战术错了,再顽强的斗志也挽回不了败局。方法不对,再努力也不能获胜。堂堂棋圣尚且如此,更何况没有天赋奇才的普通人呢?

世界上没有不讲究方法就能做好的事。哪怕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其中也有一定的技巧。特级厨师、金牌月嫂的薪水之所以高,就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比其他人懂更多正确的方法。若是仔细研究那些功成名就的伟人,没有哪个不是靠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隋末大乱,群雄割据。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等人讨伐北方割据政权时,还命令赵郡王李孝恭与军事家李靖平定南方。

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是萧铣建立的“梁”。萧梁的疆域占据了大半南方,坐拥兵马40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一根好啃的骨头。谁知在李靖的巧妙指挥下,唐军只用了不到一年就大获全胜。

唐军分四路向萧梁的首都江陵开进。当时三峡正逢秋雨涨水,路险难行。萧铣以为唐军不可能冒险东出,就把部队分散在各州县。唐军诸将原本也是打算等汛期过后再东行。李靖却力排众议,趁着萧铣麻痹大意时进兵。果然,唐军进展顺利,连克荆门、宜都等城池,很快抵达了长江要地夷陵。这是李靖的第一个正确决定。

敌军勇将文士弘率数万兵马驻扎在夷陵附近的清江。李孝恭仗着兵多想马上决战,李靖却认为应该先避敌锋芒再击其惰归。李孝恭不听,带兵出战,果然败退。然而,当他向李靖道歉时,李靖却提议立即出击。原来,文士弘的部队打了胜仗后纵兵抢掠,阵形大乱。唐军趁机发动第二轮攻势,大破敌军。这是李靖的第二个正确决定。

之后唐军连战连捷,攻克了江陵外城和水城,缴获了大量敌军船只。谁知李靖却下令把所有缴获的战船都遗弃,放任它们顺江而下。众将士不解,李靖解释道:“我们虽然包围了敌国首都,但毕竟是孤军深入,如果敌军援兵从四面八方赶到,就会落得个腹背受敌的下场。把战船遗弃,敌军就会误以为国都被攻占,不敢轻易进兵。他们摸清情况也要花几个月,到那时,我军早已真正拿下江陵了。”

果然,李靖的疑兵之计引发了连锁反应,萧梁的官吏与将军误以为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唐军。这是李靖的第三个正确决定。

萧铣见唐军把江陵围得水泄不通,各路援军又迟迟不到,于是开城投降。李靖严肃军纪,秋毫无犯。众将提议籍没萧铣的财产,以慰问将士劳苦。李靖果断否定了这个短视的做法,而是采取宽大政策,让萧梁军民彻底放弃了顽抗。事后证明,这是李靖的第四个正确决定。

唐军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就消灭了拥兵40万之多的萧梁政权。这在战争史上是个奇迹。纵观整个过程,唐军统帅李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正确的策略,从而把不可能化为可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战果,而且把各种隐患也扼杀在萌芽状态。正因为如此,李靖才成为初唐时期的海内第一名将。

优秀的人与普通人的根本差距,主要在于能否用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普通人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六神无主。而优秀的人善于找到打开僵局的钥匙,合理运用灵活的对策攻克难关。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且不说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很难凑齐,光是培养足以实现成功的个人能力,即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就需要多年的努力积累。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只是一味地蛮干,那么你今天努力流的汗,就是明天因失败而落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