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情怀为借口逃避现实
别以情怀为借口逃避现实
晒“情怀”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道风景。“情怀”原本代表着梦想与信念,但不少人把“情怀”当成了逃避现实的借口。他们嘴上说着坚守“情怀”,实际上却原地不动。
关于“情怀”的定义,可能十个人就有十种意见。但不可否认,做人是需要一点情怀的。情怀与梦想、抱负、热爱之类的词,在很多时候是一个意思。然而,凡是曾经为梦想奋斗过的人都知道,坚守“情怀”不是那么容易的。
尔冬升导演的电影《我是路人甲》讲述了一群“横漂”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横漂”指的是在横店影视城里当“群众演员”的男女青年。他们几乎没有读过正规的影视学院,也没学习过专业的表演技巧,完全是怀着表演梦与明星梦在苦熬。在各个剧组中跑龙套,直到有一天红运当头被导演看中,成为新剧的重要角色,然后成为男女主角,再后来成为影视明星……尽管希望渺茫,大多数人在这条路上“阵亡”,但还是有很多人前赴后继。
这是一个关于情怀的故事,也是一面甄别真伪情怀的镜子。
男主人公万国鹏,一个东北乡村的朴实小伙,怀着演员梦来到陌生的横店影视城。他乐观豁达,勤奋努力。凭着认真与热情,万国鹏终于被某个导演相中。当导演准备送他去北京进修深造时,他却与女友——放弃“横漂”生涯的王婷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在影片的结尾,俩人没有分手,万国鹏也并未功成名就,而是继续怀着梦想努力做好每一次龙套演员。
曾经在煤矿做苦力的覃培军,也是一个努力向上的有志青年。他没有帅气的面庞,长得也不高,但总是全力以赴地演好自己的角色,并热心帮助像万国鹏这样的后辈。“我遇见过塌方,现在活在阳光下面,已经成功。”覃培军反复说着心灵鸡汤式的话,但不同于用这些话麻痹自己的人,他心中真的有阳光。
相比之下,覃培军的舍友只不过是以“情怀”为名逃避现实。他有着不错的形象,偏偏懒惰成性。他抱着“等古天乐老了,自己就是当红影星”的念头,总在片场找个没人注意的地方睡觉,还嘲笑其他努力演戏的“横漂”是傻子。最后一次,他一不留神睡到剧组收工,连戏服都没法还。直到被覃培军等舍友骂醒,他才真正开始努力,从冒牌情怀党变成真正的情怀党。
每个人的梦想不同。假如梦想只是赚大钱,而不在乎做什么行业,阻力要小很多。因为这不需要情怀来支撑自己挺过难关,只需要看准什么市场赚钱就做什么。真正需要情怀的,往往是那些竞争激烈却不容易出成果,努力周期漫长到常人难以忍耐的事。
过去的人相信“十年寒窗苦”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成名之前苦熬多年,建功之后万事顺溜。范进中举时的癫狂,就是积压多年的苦闷的一次总爆发。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前的回报周期很漫长,人们还能有点耐心坚守情怀。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谁也不知道明天睁开眼时,世界又会出现什么新变化。人们越来越无法忍受漫长的等待,而是渴望一步登天的速胜。
于是,“情怀”成了稀缺之物。仿佛只有放弃“情怀”,才能不被沉重的现实压垮,才是看透生活真谛的聪明人。殊不知,这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运动员几十年如一日刻苦训练,才能登上奥运会的赛场。当科学家研究完新一代装备时,孩子可能已经从襁褓婴儿变成中学生了。象牙塔里的学者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够金融炒家一天进账的钱。边防军人在人迹罕至的哨所巡逻,其条件之艰苦,远非生活在后方的群众所能体会的。这些行业未必适合脱贫致富,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却是十分必要的存在。
总有人愿意甘于寂寞,看淡名利,去做一些费力不讨好但不可或缺的辛苦事。他们的动力不是金钱与名气,而是心中的情怀。这样的人也许不是我们的效仿对象,却总是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打动我们的心。
近些年来,“卖情怀”俨然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出一款新产品,就拿一种“情怀”进行拉郎配。仿佛只要有了情怀,产品好不好,服务好不好,都可以不需要计较。部分商家用打“情怀牌”来转移消费者的注意力,也是操碎了心,但这并没什么用。倘若关键的产品和服务问题不解决,越是高唱情怀越显得言而无信。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缺什么就会补什么。因为缺乏真正为梦想而坚持努力,拒绝各种诱惑的情怀,所以才容易被有关“情怀”的故事触动。
我们总是一面感慨没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去做一件美好而不赚钱的事,觉得这是“务实”的生存策略;一面又羡慕那些通过“十年磨一剑”完成奇迹的人。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放弃努力,看到人家把情怀转化为成功时又赞叹不已。人,就是如此矛盾。而这种心理,未尝不是施展情怀营销的群众基础。
并不是说不能“卖情怀”,而是不能把“情怀”当作逃避实际问题的挡箭牌。真懂情怀的人不用刻意去卖,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自然会得到大家的赞许。无论是他们的成绩,还是他们的情怀,都将变得有口皆碑。
很久以来,80后、90后一面追着日本动漫新番,一面细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经典动画。但2014年7月10日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意外地掀起了一股“大圣”热潮,刷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多项纪录。它已成为国产动画的里程碑,互联网口碑营销的经典案例。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全世界第一部关于西游题材的3D动画电影。作为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本身就是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一个文化符号。无论关于《西游记》的衍生品改编成什么样,都脱离不了这股浓浓的西游情结。当然,光靠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中国、日本、韩国都开发了大量西游题材的作品。如果作品质量不过硬,“情怀”反而会成为观众的第一个批评对象。
踏实做事,八年反复打磨,拒绝粗制滥造,这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作团队的诚意。观众能从影片中感受到这种诚意背后的真正“情怀”。在真情怀的感召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自来水”现象。
“今夜,我们都是猴子搬来的救兵。”这句话反映了广大“自来水”特有的“情怀”。他们并不是剧组聘请的公关水军,而是凭借对西游故事的热爱,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推崇,自发宣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因此被戏称为“自来水”。在B站电影频道,每天都有“自来水”自己创作的关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MV视频上榜,占据了至少一半的推荐位。在豆瓣网,关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长篇影评多达数百篇,这是拿钱办事的水军都做不到的热度。在微博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官方微博一直与粉丝保持积极互动,在“自来水”们的热烈推广下,关于“大圣归来”的话题长时间排在微博热搜榜的前三甲。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创作团队在8年历程中,遇到过各种困难,包括人们最不能忍受的经济拮据。但他们没有放弃,并坚持到了最后,获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
假情怀与真情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敬业。不敬业说明不够努力,不够努力又怎能体现诚意?口头上的情怀满大街都是,那并没什么用。只有行动上的情怀,才能指引你前进的方向,让你在最需要努力的人生低谷中坚持走自己追寻的道路。如果有一天,你熬出了头,实现了愿望,世人将把你视为评判“真情怀”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