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卖力,但并不努力

你很卖力,但并不努力

成功需要吃苦耐劳的品质,但只会吃苦耐劳的人不会取得成功。因为那只是卖力地生存,而不是努力地拼搏。

每个人的起点从生下来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有的孩子在温室里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邻居家的孩子可能已过早地承担起家业的负担。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贫困的家境让他们不得不提前结束童年。不少成功人士是苦孩子出身。他们也表示家境贫寒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格,也让自己具有更强的上进心。于是,许多成功学理论把吃苦耐劳视为获得成功的一大要件,甚至进一步认为富孩子不像穷孩子那么容易成大器。

这个看似有道理的观点,得不到数据支持。因为,真正出人头地的穷孩子只是少数,更多“能吃苦”的孩子一辈子都没能从贫寒的家境中脱身。

通常而言,大家眼里的吃苦耐劳,无非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能耐受清苦的生活,不贪图享乐,不骄奢淫逸;第二层意思是,对待生活特别认真卖力,别人懒得做或不屑于做的事,都能勤勤恳恳地做好。

坦率地说,吃苦耐劳当然是一个优良品质,也对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做到吃苦耐劳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成本极低。很多生活条件不好的人,天天都在“吃苦耐劳”。为了生存,他们每天都卖力干活以赚取微薄的收入,其辛苦程度是许多工作稳定且有较高收入的人难以想象的。但他们只是被动地卖力谋生,而不是主动地努力打拼。就算忍受清苦的能力再强,也未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卖力”与“努力”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有个别相似点但本质上不同的概念。

卖力意味着辛苦付出,绝不会轻松自在。努力也是一样,常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无论何者,都以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为衡量标准。

但是,“卖力”并不包含思考,天生就有一种被动性。如同牛耕田、驴拉磨、计算机程序执行运算一样,只是沿着既定的轨迹不假思索地工作。“努力”则不然,以主动性为根本标志。换句话说,没有目标地挥洒汗水,只是卖力而不是努力。

肯卖力的人无一例外地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不喜欢偷懒,甘愿花更多汗水去做事,但很少去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与价值。

例如,同样是修建一座伟大的工程。工人只想着怎样完成一个个局部的施工任务,心中并没有对工程的宏观认识。而建筑师会注意调控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两者的分工不同,都很辛苦,但劳动的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待遇也自然差别很大。

真正的努力,不是像卖力那样辛勤劳作,而是沿着思考过的方向辛勤劳作。表面上也消耗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资源,但实际上获得的价值比“卖力”不知要高多少。

在常人眼中,高等院校的保安与大学生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起点。大学生的文化程度高,未来前途看起来更为广阔。大部分保安的文化程度较低,职业发展空间很有限。然而近些年来,大学保安中涌现了不少励志的事迹。比如,武汉轻工大学四年以来已经有10名图书馆保安先后考上了公务员和研究生。其中有几位保安原本就是该校的本科毕业生。

机械工程学院的四个毕业生第一次考研失利后,应聘了学校图书馆保安的岗位。这四位年轻的保安一下班就到自习室或办公室复习。比起从事其他职业,图书馆的工作更便于他们学习。经过努力,四人分别考上了不同大学的研究生。故而,全校师生和媒体称赞他们是“励志保安团”。

每年考研失利的大学生很多。有的人放弃考研,直接去找工作;有的人没去找工作,在家继续复习备考;还有的人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三种选择各有利弊,都无可厚非。可是,部分人规划得不好,变成了屡战屡败的万年考生。当同龄人已经事业有成时,他们依然在原地踏步。他们看起来很用功,其实只是卖力,而不是努力。至于那些边工作边备考的人,无疑很能吃苦。但繁忙的本职工作常常影响他们的复习进度,进而影响了考研的结果。

相比之下,武汉轻工大学“励志保安团”对自己的人生谋划得很清晰。

四个人都是第一年考研失败后决定留校当保安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位叫万文杰的保安,在第一次考研失败后还遭遇了家庭变故。母亲失业了,父亲的眼睛受了伤。他还有个高考失利后坚持要读三本的弟弟。拮据的家境不允许他花一年时间在家准备考研。

万文杰不想放弃考研,却又不得不为家庭状况担忧。在得知学校图书馆招聘护卫队员时,他果断决定走这条兼顾两边的路,并向校保卫处引荐了另外三位与自己同样考研失利的小伙伴做图书馆保安。

他们没有选择那种薪水看起来很高但经常加班到深夜的工作,而是做了生活节奏稳定而有规律的保安工作。而且图书馆是考研大军复习的“圣地”。在这里工作不仅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也便于查阅各种参考资料。正因为如此,“励志保安团”才能做到工作和备考两不误。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很快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假如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随便找个工作,他们恐怕很难在第二次考研就取得胜利。有些考研失利的人,总是感慨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复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是自己造成的。倘若能像万文杰等人那样结合自身需要来规划奋斗路线,就不至于因疲于奔命而顾此失彼了。

在这个讲究实效的年代,做事很卖力并不值得赞赏。光卖力却不思考的人看起来很努力,其实只是在被动地执行程序,创造不了太高的价值。

努力的人在披荆斩棘不断向前,而卖力的人只是费劲地在原地绕圈。同样走了一万步,消耗一样多的卡路里,取得的效果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

很多吃苦耐劳的人不懂得思考人生,永远都在被动地卖力谋生。他们活得很费劲,却不能改善处境。到头来,吃苦耐劳的优点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那些会思考又肯吃苦的人,才能积极主动地把握命运,不让自己变成只有苦劳而没有功劳的“卖力者”。

因此,当你发现积极肯干的自己总是一事无成时,就要反思一下,也许你只是很卖力,而根本谈不上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