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家也只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
梦想家也只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
人们喜欢传颂梦想家的传奇经历,为之点赞,为之感叹。很多人会被生活压力耗尽追逐梦想的热情,并将那些“执迷不悟”的追梦人定义为不成熟。其实,梦想家也只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而我们却总以为他们是命运之神的宠儿。
人的潜力,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不断刷新的奥运会纪录,一再颠覆人们对人类潜能的认知。假如细心梳理,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能找出一群令人瞠目结舌的梦想家。
梦想家最大的特征是:在某个或多个领域,实现了常人所达不到的成就。普通人连想一想都觉得遥不可及的事情,他们敢去做。哪怕为此赌上全部身家,经历几十年漫长的煎熬,尝遍各种难以想象的辛酸苦辣,梦想家都会坚定不移地向前进发。当然,动摇与疑惑同样会浮现在他们的心头,但梦想家最终还是选择“疯狂”到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些“执迷不悟”的追梦人,抱着这个信念一路狂奔。但真正脱颖而出的梦想家,并不多见。
两者的本质差异,并不在于忍受辛苦。追梦人和梦想家一样,执着而疯狂。他们舍弃了安稳而枯燥的生存方式,试图守候到一飞冲天的天赐良机。就像传说中的梦想家一样,在意料之外的地方巧遇自己的贵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从此平步青云,咸鱼翻身。
可是,追梦人总是忽略了一点——梦想家的疯狂,不光闪耀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还包含了芸芸众生经常忽略的精准度。
恰如醉拳高手,东倒西歪好比浪涛,但步伐并不乱。在特写镜头下,梦想家的成就,只不过是一个个力所能及之事的集合。这些力所能及之事,就是普通人所放弃的努力,而追梦人没下够功夫之处。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拜智者鬼谷子为师。鬼谷门在当时的地位好比是今天的美国西点军校。鬼谷子的徒弟几乎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谁知这金字招牌般的高学历,并没有马上变现成高官重爵。想当年,年轻的卫鞅入秦游说志在图强的秦孝公,三次谈话就彻底折服了对方。苏秦的运气就糟糕多了。他游说诸侯好几年,屡战屡败,穷得叮当响,只得灰溜溜地回洛阳老家,遭到了家人与乡邻的嘲笑。
他的家人都说苏秦不务正业。战国游说风气浓厚,但大多数百姓还是以经营农工商为立身之业。周人的主流观念不是游说诸侯以求官爵,而是满足于赚取十分之二的盈利。苏秦是敢做布衣将相梦的少数人。
此时有两个选择摆在苏秦面前:一是放弃梦想,随大流治理生产;二是厚着脸皮再借一笔钱,继续花几年时间周游列国求职。
不愿做梦的普通人会选前者,然后按部就班地活下去,庸庸碌碌过一生。浪漫情怀病严重的追梦人会选后者,为了自己的抱负继续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
梦想家苏秦又是怎么做的呢?他选择了第三条路——闭关重修策士技能。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列国迫切需要优秀的外交人才,本国没有就到外邦寻求。苏秦敢做春秋大梦,也是因为看中了这个社会需求。他的失败并非学历不高(鬼谷军校),也不是出身不好(平民家庭出来的风云人物很多),而是技能点还没打开。
策士,即纵横家,需要三种硬功夫:第一,战略眼光犀利,足以看清楚多极化格局的复杂变化;第二,计谋扎实高明,不扎实则不可行,不高明则没有用;第三,辩论口才出色,能说服列国君臣采纳自己的意见,驳倒一切反对的声音。
此时的苏秦在这三方面都称不上出类拔萃。单说口才,连嘲笑自己的家人都说服不了,又怎能在游士群体中脱颖而出?
于是,苏秦务实地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读书。把自己多年搜藏的经典,特别是谋略奇书《太公阴符》好好钻研了整整一年。放在现代,相当于攻读更高级别的专业课程。在此期间,苏秦一犯困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继续苦读。这便是“锥刺股”典故的由来。
经过一番自虐式苦修,苏秦信心满满地重新出山,结果又遭到了三连败。他进王城觐见周天子,周显王的左右近臣一直看不起这个落魄士子,所以周显王不相信苏秦的说辞。他西行秦国面见秦惠文王,劝其东出争霸。但秦惠文王认为秦国还没准备好,先生的计谋用不上。他北去赵国,赵国权臣奉阳君不喜欢他,在面谈时故意用东西塞住耳朵,让苏秦白费口舌。
他又去了更北边的燕国。走到易水边上时,一个随从多次打算离开他。进入燕都蓟城后,苏秦等了足足一年才得到觐见燕文公的机会。
梦想家的疯魔,由此可见一斑。这些失败都是无用功吗?非也。苏秦的三连败有多种原因,但他每一次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准备提案与说辞,请求觐见国君,用最大的努力来阐述策论。失利之后,果断调整目标,进入新一轮尝试。经过这三次失败的游说,苏秦的经验值上升了一个台阶,眼光与口才也提升到新的境界。燕文公的召见迟到了一年,但苏秦游说成功只用了不到一天。
燕文公采纳了苏秦的合纵战略,并资助他车马、金银、绸缎出使赵国。恰好奉阳君去世,苏秦利用赵王对奉阳君的不满,很快赢得了对方的赞许。就这样,苏秦一路奔走,一举结成了六国合纵联盟,创造了人类外交史上的奇迹。
追梦人被嘲笑是因为他们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无论你在过程中多么努力,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没成果就无从挺直腰板。
苏秦铩羽而归时,全家人都嘲笑他的努力;苏秦衣锦还乡时,全乡父老都对他毕恭毕敬。前倨后恭,世态炎凉,现实永远这般残酷,不断给热情满腔的理想主义者泼冷水。
每一位梦想家在成功之前,都是周围人眼中“执迷不悟”的追梦人。只有建立丰功伟绩的追梦人,才称得上是梦想家。
梦想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敢于追逐理想。此外,他们与想入非非的追梦人不是同类。他们虽有超乎常人想象的远大抱负,却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从小事到大事,从简单的事到复杂的事,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成长。这些远景画面中没有的细节,才是梦想家真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