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

(四)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

1.体温过低的护理

复温是护理本病患儿的关健。根据体温不同,采取不同的复温方法,原则为循序渐进,逐步复温。

(1)轻、中度(肛温>30℃):直接将患儿置于预热30℃温箱中。随体温上升控制箱温于32~34℃,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重度(肛温<30℃):先置于高于患儿体温1~2℃的温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温箱温度。

(3)提供适宜的环境:调节室温24~26℃,湿度55%~65%,注意随时调整暖箱温度和湿度,静脉输入液体应加温至35℃左右。

(4)供氧:吸氧能使棕色脂肪分解产热,有助于体温恢复正常。输入氧气必须加温、加湿。

2.营养失调的护理

病重者按医嘱静脉输入能量和液体。有心脏或肾脏功能损害时必须严格限制输液量及速度。对吸吮者要谨防窒息,用滴管或鼻饲时,每次5~10 ml,每2小时1次。

3.预防感染的护理

(1)监测体温变化,定期检查血常规,以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如有感染严格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室内定期通风换气,并每日做好空气消毒。

(3)向家长讲解感染后的危险及预防措施。限制探视人员和次数。

(4)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5)注意臀部皮肤和脐部的护理。

4.病情观察

(1)观察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硬肿程度和范围变化。

(2)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主要是进乳量、尿量。尿量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出现尿少、尿闭时,立即报告医师,并按医嘱处理,防止肾衰竭的发生。

(3)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患儿如出现呕血、便血提示消化道出血;如突然面色青灰,呼吸增快,肺部湿啰音增多提示肺出血。肺出血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应及时向医师报告,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备好必要的抢救物品。

5.健康教育

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知识,如:有关保暖、母乳喂养、预防感染等育儿知识,指导或示范家庭简易保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