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与导管相关感染的标本办法
2025年11月01日
(十)留取与导管相关感染的标本办法
【目的】
检测导管相关部位病原菌
【评估】
1.患儿的一般情况、病情、日龄、全身反应、抗生素使用等。
2.导管的种类、导管已留置时间,药液的浓度、药液的特性等。
3.怀疑患儿有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如体温异常、血象异常、周围皮肤有红肿等症状。
【计划】
1.用物准备
(1)血液培养皿。
(2)检验单。
(3)治疗盘。
①外周静脉采集血培养标本:10 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无菌针头或头皮针、无菌棉签、安尔碘、75%酒精、无菌干棉签、止血带、清洁手套。
②导管内抽血采集血培养标本:10 ml无菌注射器(空10 ml无菌注射器1个,含生理盐水的10 ml无菌注射器2~3个),75%的酒精,无菌干棉签,清洁手套,肝素帽。
2.患儿准备
(1)选择恰当采集时机,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或停用抗生素24小时后或寒战、高热时采集。已经使用抗生素的患儿,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2)保留深静脉导管者,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分别从导管和外周静脉获取血标本送培养,培养瓶上应明确标注该血样的来源部位。
(3)拔出深静脉导管者,从独立的2个外周静脉部位获取血样送培养,同时在无菌技术下取出导管并剪下导尖端5 cm送培养。
3.环境准备
安静、整洁、安全。
4.护士准备
注册护士,即经PICC维护培训并经资格认证后执行。
【实施】
1.取外周血培养标本操作步骤

(续表)

2.取导管血培养标本操作步骤

(续表)

【评价】
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采集血标本。
2.采集的血标本符合检查要求。
3.与家属沟通有效,取得理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