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
1.新生儿牙板上出现黄白色点状物
在新生儿的牙板上,常会出现一些凸起的黄白色小点,医学上称为“上皮细胞珠”,俗称“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不适感,但个别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咬乳头、摇头,甚至出现拒乳现象,这主要是局部发痒所致,不需任何治疗,随着齿龈的生长发育在数周内可自行吸收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针挑割或用布用力擦拭。由于新生儿口腔黏膜十分细嫩、血管丰富,机体免疫机制尚未发育成熟,如将“马牙”弄破,则细菌极易通过此处而进入体内,引起口腔炎,甚至发生败血症。
2.生理性体重下降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 g,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 g以上。
3.乳房胀大
新生儿不论是男是女,常可见到乳房呈圆锥状,甚至有的可见到少量乳汁分泌出来。只要乳房没有红肿、触痛等发炎现象,即无须治疗。这是因为母亲在临产期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分泌较多,促使胎儿吸收了这些激素造成的暂时现象。一般2周内即可消失,少数孩子可能延长到2~3周消失。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否则容易感染。
4.假月经和“白带”
女婴在母体雌激素影响下,在生后的几天,有可能阴道分泌像妇女白带一样的黏液,少数女婴还可能见到血性分泌物。以后这种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后,一周之内即可消除这种现象,不必为此而惊奇、发愁。
5.新生儿红斑
新出生的宝宝在生后2~3天时,颜面、颈部、胸或腹部及全身出现红色丘疹,这种红色丘疹即使不治疗2~3天后也可自然消退,所以不需特殊处理。但如果有些出疹感染化脓,疹子周围出现水肿,必须去医院治疗。
6.“胎记”“胎痣”
新生儿臀部、背部或腿部内侧皮肤上常有暗蓝色、形状大小各异的斑块,俗称“胎记”;有的新生儿眼皮、脸上或脑后还出现浅蓝色或淡红色的斑块,俗称“胎痣”。“胎记”“胎痣”是局部血管扩张所形成的,与新生儿出生时受外界刺激或与家族遗传有关。有的能够消失,有的可以终生存在,对身体健康无影响,不必急于做任何处理。但父母要注意观察,如果这种斑块继续扩大,那就不是“胎痣”,而有可能是血管瘤了,要到医院诊治。
7.握持反射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新生儿与大一点的孩子握拳方式不一样,总是拇指紧贴着手掌心,不容易伸开。到了能活动的两三个月,要是抓住了妈妈的头发,你还很难将其手掰开。这是小儿大脑发育不成熟,对手部肌肉活动调节不得力的缘故。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叫作握持反射,一般要6个月以后才逐步消失。由于握持反射,手心总是不透气,潮湿,容易生长细菌,加之婴儿爱吮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婴儿的手掌。
8.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粗糙、脱屑,抚摸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本病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郭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肢、肛门周围、外阴部位等皮肤皱褶处,甚至可以波及全身。由于湿疹伴有奇痒,孩子会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躺着时,孩子会在枕头上蹭脑后部,形成枕秃;趴着时,孩子会用床单摩擦面部止痒;抱着时,孩子会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脸部。患儿常因极度瘙痒而烦躁不安,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又由于小儿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1)预防:
①避免自身可能的诱发因素。
②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清洗,接触可能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剂等。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③母亲避免食用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
④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乱用药。
(2)护理:
①给患儿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特质的食物,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要忌吃鱼、虾、蟹、鸡蛋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时还要避免饮酒。
②如怀疑牛奶过敏,可以换用无敏氨基酸配方奶粉。
③湿疹部位禁用热水、肥皂清洗。
④内衣宜选用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避免穿化纤织物,婴儿尿布应勤洗勤换。
⑤家长要避免婴儿在患病期间与患有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起,以免患儿并发卡波西水痘样疹。
⑥在患儿睡觉前,家长应先将婴儿的两手适当地束缚一下,以防婴儿抓伤其皮肤。
⑦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⑧避免孩子过胖,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⑨遵医嘱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