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管插管

二、气管插管

新生儿气管插管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是抢救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一项最重要的救治措施。随着机械通气在NICU的应用日益普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因非肺部感染性疾病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小时,或因感染行机械通气>48小时肺部出现新的感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证实),属院内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反复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胃内容物反流至上呼吸道等。

VAP是机械通气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达9%~70%,而VAP所导致的病死率可达27%~43%。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及控制VAP的发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管理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呼吸机。呼吸机管道全部采用一次性无菌管道、一次性无菌湿化罐,每7天更换一次,并记录更换时间。更换下来的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罐全部丢弃,不重复使用。

2.对呼吸管道有阳性菌的患儿使用过的呼吸机须在通风场所放置1周后才能再次使用,对于该呼吸机的呼吸机盒及患儿单元需要高压灭菌处理。对发现气管内或气管插管末端培养有泛耐药致病菌的患儿立即进行单间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对气管插管患儿全部采取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密闭式吸痰管最好每天更换。按需吸痰,根据气管插管深度预测吸痰深度,吸痰管不可插入过深,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吸痰前,先将呼吸机上设置的吸入氧浓度调高10%~20%,先给予患儿翻身再吸痰,但避免给早产儿拍背,采用Fisher&paykel MR850型湿化器进行气管湿化,并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保证呼吸机回路的位置低于气管插管水平,防止冷凝水倒流发生误吸。

4.体位护理。对所有气管插管患儿床头均抬高30°,患儿的床板呈30°倾斜,卧位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侧卧、仰卧或俯卧位。

5.口腔护理。对所有气管插管患儿每4小时进行一次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护理可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内颊部、上颚、牙龈、舌上下等,对气管插管患儿可采用1%的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护理,每4小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