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椒跳甲

一、花椒跳甲

该虫又名铜色潜跳甲、椒狗子、土跳蚤,危害花椒花序梗和羽状复叶柄、花蕾和嫩果。

(一)危害特点

以幼虫危害复叶、花序,致复叶、花序变黑干枯,遇风则跌落地面,故称“折叶虫”。花椒跳甲取食为害幼果,造成落果。成虫啃食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

花椒跳甲
1.成虫 2.卵 3.幼虫

花椒跳甲危害幼嫩枝条

(二)形态特征

成虫卵圆形,体长3~3.5毫米,虫体古铜色光亮,稍带紫色,体腹面、足和触角棕红色,体基部向后拱起呈弧状。

卵长卵圆形,长约0.6毫米,宽约0.3毫米,初产金黄,之后渐变为黄白色。幼虫体长5~5.5毫米,初孵淡白色,老熟时黄白色,头、足、前胸背板及臀背板均为黑褐色。

(三)发生规律

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花椒树冠下距主干1米范围内、深1~5厘米松土内越冬,少数成虫在花椒树翘皮内以及树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里越冬。第二年花椒树芽萌动时,陆续出土上树危害,花椒现蕾期为成虫出土盛期。成虫出土后成活30天左右,晴天、无风、温度高的中午在花椒叶片上活动,遇到温度低、刮风、降雨天气,则潜伏在叶背、翘皮、石块或土块下。成虫有群集性和假死性,且活泼善跳。花序梗伸长期至初花期为产卵盛期,成虫卵散产于花序梗或羽状复叶柄基部,卵期6~8天。4月底至5月初,即开花盛期至落花初期,是卵孵化为幼虫进入危害的盛期,幼虫期15~30天。幼虫6月上旬老熟后进入地面以下3厘米左右的湿土层内化蛹,6月中旬新一代成虫出现,椒果膨大期为盛期,8月中旬成虫陆续潜伏土中越冬。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冬春彻底清扫树下枯枝落叶和杂草,刮除翘皮,集中烧毁。冬春耕翻树盘,利用低温冻害和鸟食消灭越冬成虫。花椒树萌芽前,在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培30厘米厚的土并踩实或覆盖农膜,将越冬幼虫和羽化成虫闷死在土内,雨季及时扒去培土,以防烂根。4月底至5月中旬,随时剪除萎蔫的花序和复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幼虫。6月上中旬进行树盘中耕灭蛹。

2.地面药剂防治 春季花椒树发芽前成虫尚未出土时,在距树干1米范围内施药治虫,每亩用50%辛硫磷颗粒剂5.0~7.5千克或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与50千克细砂土混合均匀撒入树冠下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40%毒死碑500倍液对树冠下土壤喷雾,施药后,需将地面用齿耙搂耙几次,深5~10厘米,使药土混合,提高防治效果。

3.树上药剂防治 4月底至5月初卵孵化盛期,在树冠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