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花椒小吉丁虫
此虫又名花椒窄吉丁虫。幼虫危害干枝、根颈,成虫取食叶片。
(一)危害特点
花椒小吉丁虫
1.成虫 2.幼虫
幼虫蛀入3年生以上或干径1.5厘米以上的花椒树的根颈、主干、主侧枝的皮层下,蛀食形成层和部分边材,并逐渐蛀入木质部内危害。虫道迂回曲折,盘旋于一处,充满虫粪,致使被害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引起皮层干枯剥离,使花椒树长势衰弱,椒叶凋零,重致枝条干枯或整株枯死。成虫取食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狭长,长8~10毫米,紫铜色光泽。鞘翅灰黄色,每个鞘翅上有4个“V”形紫蓝色斑,鞘翅末端锯齿状。卵扁椭圆形,长约1毫米,初产时乳白渐变为棕色。幼虫体长17~26.5毫米,扁平,白色或淡黄色,头部小,前胸膨大;腹部末端有1对黄褐色或深褐色的锯齿状钳状突。
(三)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在皮层下或大龄幼虫深入木质部3~6毫米处越冬。第二年春季花椒萌芽时,继续在隧道内活动危害。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出洞,6月下旬达盛期。7月下旬卵开始孵化,8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初孵幼虫蛀入皮层,蛀食数月后越冬。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喜热,以上午10~11时活动最为活跃,飞行迅速,成虫寿命20~30天,卵常块状产于主干30厘米以下粗糙表皮、小枝条基部等处。初孵幼虫常群集于树干表面的凹陷或皮缝内,经5~7天分散蛀入皮层,每隔1~3厘米开1个月牙形通气孔,并自通气孔流出褐色胶液,20天左右形成胶疤。
吉丁虫危害状
吉丁虫危害造成的流胶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幼虫发生季节及时刮除新鲜胶液或击打胶痕,消灭皮层内幼虫,及时剪除濒于死亡的花椒树及干枯枝条,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1)花椒萌芽期或果实采收后,用80%敌敌畏乳油与柴油(或煤油)按1:50混合,在树干基部30~50厘米高处,涂一条宽3~5厘米的药环,杀死侵入树干内的幼虫。
当侵入皮层的幼虫较少时,采收果实后用刀刮去胶疤及一层薄皮,用上述药剂按1:150的用量涂抹。发生量大时,按1:100的用量涂抹或80%敌敌畏乳油加水按1:3用量涂抹,触杀幼虫。
(2)成虫出洞高峰期,枝干喷洒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触杀成虫。
吉丁虫危害主干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