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鼠害

一、鼠害

在花椒产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鼢鼠是危害花椒的主要害鼠之一。鼢鼠,俗称瞎瞎,遍布我国北方各地,它常年栖居地下,打洞潜土,危害花椒幼苗幼树的地下部分。

(一)形态特征

鼢鼠体长146~250毫米,雌鼠小,雄鼠大,体躯肥胖,圆筒形,稍扁平,全身密被光泽的鹅绒细毛,头宽扁,吻端平钝,尾细短,四肢较短,均有强爪,前肢变为肢形,尤为强大,具镰刀状锐爪。

鼢鼠

(二)生态习性

鼢鼠是一种终年在地下生活的鼠类。它的取食、繁殖、防御等一切活动均在洞道之内进行,所以,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鼢鼠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物,食性很杂,适应性强。一年之中,除冬季活动较少外,其余季节均有危害,一天之中,以早、中、晚活动最盛,小雨、阴天几乎全天活动,雨后地湿活动尤烈,晴天、刮风天不常活动。鼢鼠的听觉和嗅觉都很发达、灵敏。鼢鼠怕光,有封洞习性,特别在大风天或打雷下雨天封洞既快又多。鼢鼠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只雌鼠一年可生幼鼠10只左右。有鼢鼠活动的地方,地面常出现土包(或土丘)。

(三)防治方法

1.灌水法 距水源近的地方,可利用灌水捕杀。

2.挖掘法 首先应寻找有鼠洞,然后将有鼠的取食洞和常行洞分段用铁锹切开,便于阳光和风进入洞口,十几分钟以后,逐个检查各洞口,即可沿封洞的方向挖掘,刨挖时要沉着、迅速、仔细。

3.压箭法 此法是用长约100厘米,直径2~3厘米的木棒3根作为支棍,一端用绳将3根木棍结扎起来,支成三角架。一根长33~49厘米,直径3厘米的棍作为杠杆,杠杆的一端系一条49~66厘米长的绳子作为牵绳,绳子另一端系一根长6~12厘米的木棍作为横挡棍,在杠杆1/10处绑一条短而较粗的绳子,悬于三角架下作为支点,在支点一旁用四条绳子作为提绳,悬2.5~3千克重的石板。若无石板可在木板上压土代板。安装支架前先要判断洞内有无鼢鼠及其去向,搞清后再支架下箭。插箭距离可根据洞口大小及天气情况来决定。洞径为3~5厘米,若无风无雨时,第一箭距洞口应为10厘米,箭中距为6厘米,共需箭3根;洞径为6~9厘米时,第一箭距洞口14厘米,箭中距为7厘米,共需箭3根;洞径为9厘米以上时,第一箭距洞口为14厘米,箭中距为7厘米,共需4根箭。插箭时,从洞前方或后方依次进行。全部插完后,在洞口左或右顺着洞的方向插一竖挡棍然后将石板提起,距箭上端20~25厘米高,压下杠杆另一端,将横挡棍置架竖挡棍下面,挡于洞口中的土块上,待鼢鼠推土封洞时,将洞口土堆推到洞外,这时横挡失去挡力,即速升起,石板下落、压箭入洞,穿于推土堵洞的鼢鼠体。

4.磷化锌毒饵法 由饵料和磷化锌及黏着剂三部分组成。利用鼢鼠贪食的习性,选用其喜食的马铃薯、萝卜、大葱等作为饵料,饵料选好后,首先切成指头粗、长3厘米的小块,然后拌以磷化锌制成毒饵。投饵方法有穿洞投饵、挖洞投饵和棚洞投饵。穿洞投饵分为直插式和斜插式两种,直插式投饵,即在主洞的上面用探棍钻一小孔,放上漏斗投入毒饵,尔后封口。此法适用于土层稍厚,土壤湿润,种植作物的地,其优点是方便、省力、省料。斜插式投饵是用探棍从主洞的侧面插入钻孔,此法适用于土壤干燥、洞浅、土松的新翻地和未种作物的地。挖洞投饵,将主洞挖开,在鼻印浅的一面(即鼠居住的一面),距洞口50厘米的地方撒毒饵,然后用土块封洞,此法下饵准确,适于未种田和土壤干燥、疏松地。棚洞投饵是在主洞顶部挖直径4~5厘米的小口投饵,用土块棚顶即可。此法适应于土壤干燥、洞浅、庄稼已出苗的地里。

5.磷化铝片熏杀法 使用前,首先必须准确判断有效洞。主要以开洞后封堵者视为有效洞,然后在有效洞内投入5片磷化铝片,可在堵洞口后30厘米左右的洞顶上方钻一直径1厘米左右的小孔将药从小孔投入洞内,再从小孔处向洞内滴几滴水使药迅速分解释放毒气,然后用土块封住小孔。注意整个过程手不要和药直接接触。在投药后1~2天打开鼠洞,如未见堵洞则证明鼢鼠已死。该方法简便,省工省时,安全无毒,不伤害人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