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里的荣光

血脉里的荣光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纳兰容若《满庭芳·堠雪翻鸦》

浮生若梦,我们总是循着历史的节奏一路向前,却不曾回首望一望远去的碎影。时光流转,我们一路匆匆前行,往事渐行渐远。

偶尔也会无奈,纵然那些记忆中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举世无双的好时光,然而却不是所有的好时光都能永远不变。终究,失去与告别,才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三百多年的时光悄悄流逝,又是一季初春,又是一年初始,百转千回,兜兜转转之后,往事再次叩响了时间之门。 

倏忽间,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清兰的芬芳,暗香幽幽,沁润着记忆的碎片,将它们拼凑成了往日的画卷。拨开眼前的朦胧,画卷里的男子温润如玉,风度翩翩。而关于他一切的美好都源自于那血脉里延续的荣光和命运的宠爱。

浮光掠影的角落里,一道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东北一条叫作叶赫的河流,让那个叫作叶赫那拉的部落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聪慧的古人为了部落繁衍与发展,想出了联姻的办法。他们互相牵制,也互相依赖。然而随着欲望和野心的不断蔓延,即便是同属女真一族,各个部落也开始了残忍的骨肉相杀。激烈的你争我夺之中,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军崛起,一度征服了建州五个部落。

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迎娶了叶赫部贝勒金台石的妹妹孟古哲哲。四年之后,孟古哲哲为努尔哈赤诞下了第八子皇太极。此后,努尔哈赤的势力日益扩大,并不断扩张自己的部落。

直到万历四十四年,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并建立了后金,成了大汗。

回溯那个遥远的后金时代,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将目光聚集在了叶赫部。他率领后金军队攻入了叶赫城中,剑拔弩张,在叶赫部贝勒金台石自焚身亡之后,叶赫那拉氏的一切都成了历史。 

国破家亡,贝勒金台石之子叶赫那拉·尼雅哈只能带领子民逃离曾经最熟悉的土地,颠沛流离的日子让他们看不到尽头。何时才能安稳,他们不知道,何处才能落脚,他们也不知道,对于未来的日子,他们一无所知。 

伴随着恐慌与艰辛,叶赫那拉·尼雅哈带着剩下的叶赫部落迁徙到了建州。在一次攻陷北京的战争中,尼雅哈因为立下了汗马功劳,人生是一场绚烂绽放:纳兰容若词传被封为骑都尉,世袭罔替。

仕途自此平坦,安稳的时光渐渐驱散尼雅哈心中曾经国破家亡的悲痛,生活中,妻子与儿子的陪伴也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天聪九年十月初十,叶赫那拉·尼雅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明珠,字端范,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

门第的荣耀,让明珠延续了叶赫那拉氏的显贵。身为清朝八大贵族之一, 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婚嫁的年纪,纳兰明珠迎娶了英亲王阿济格之女,因此从辈分上看,纳兰明珠还应是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家族的显赫让纳兰明珠在官宦之路上一直顺风顺水。康熙初年,纳兰明珠开始担任侍卫、治仪正,不久之后便升迁为内务府郎中,在康熙三年,纳兰明珠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随后担任弘文院学士,也开始参与国政的商议讨论。

从刑部尚书到加封都察院左都御史,再到任兵部尚书,纳兰明珠在仕途上一路高升。在经历了平定三藩、治水抗俄等事件之后,纳兰明珠更是得到了康熙皇帝的称赞,也赢得了人们口中“相国”的美称。

流淌着叶赫那拉氏的英雄血液,纳兰明珠也真真正正如同一颗明珠一样,璀璨而夺目。

作为叶赫那拉氏的后人,纳兰明珠想要延续家族的荣光,所以身为臣子的他竭尽所能辅佐皇帝,造福百姓。与此同时,他在家庭中的角色便显得没有那么强烈。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却很少陪伴在他们左右,但很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将叶赫那拉氏的英雄与显赫传承下去,光耀门庭。

人生在世,起起落落。门前的老树新芽换旧叶,余晖斜影也被银轮所吞没。循环往复中,命运的轮盘已经开始慢慢地转动,伴着父亲的希望和寄托,属于纳兰容若的故事已悄悄地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