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的幽幽墨香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纳兰容若《夜合花·阶前双夜合》
那是他人生中与好友的最后一次聚会。
那是春雨洗过的一天,空气中散发着雨后泥土的气息,院中残红满地,带着落雨过后的凄楚之美。
梁佩兰、顾贞观、姜宸英、吴雯等好友汇集一堂,他们依旧如当年一般洒脱。这么多年过去,京城中剩下的好友不多了,看着他们亲切的笑,容若百感交集。此刻孱弱的他再不能去渌水亭中把酒言欢,他的身体容不得他这般折腾,他怀念那个健康的自己。
他一脸病容,却努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羸弱。庭院中新栽了两株夜合花,花瓣似玉,厚硕圆润,浓烈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庭院中。沁人心脾的气味让容若诗兴大发,酒到浓处情怀满腹,于是众人各作了一首《夜合花》以助兴。文人间的相交总是这样纯粹,只一酒,一宴,一诗,便足矣。
容若看着盛放的夜合花,心中只觉怜爱,它洁白玉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楚楚可怜地打量着庭院中的诗者,就像一个初入凡间的仙子,不懂人间俗事,如白纸一般等待自己的未来。
玉阶前的两株夜合花依期盛开,它们在枝头盎然无比,幽香四散让人沉醉。只是夜合花的样子昼夜不同,或卷,或舒,百变的样子总能在不同时间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清风拂过,摇碎一池落花。树影斑驳,翠竹横斜,花飞蝶舞的季节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欢畅,芬芳之气在庭院之中久久不曾消散。
美丽的夜合花让他神清气爽,那一刻,他移步小堂前厅,所有烦恼愤恨都随之抛到脑后,成了一个不与世俗再生瓜葛的闲人。
谁也不会想到,这首《夜合花》竟会成为容若的绝笔。
满堂欢笑萦绕在房间时时不肯散去。那天至交好友一个一个地吟诵着夜合花的赞词,他们斟酌着字词的选用,评判着意境的优劣,只一株夜合花,却变换出千万种瑰丽色彩,所有人因同一个话题探讨得热火朝天,不知疲倦。那晚的容若如同一位生着副年轻容貌的古稀老人,用一颗苍老的心看众生和乐,他也不知道这种欢愉会属于他多久。
于是他把酒言欢,耗尽生命精髓,也要与众好友拼一个值得回味的记忆,他要将一切熙攘和乐留存在记忆中,他要让他多年相交的朋友,永远记得他风姿超然、遗世独立的样子。或许他是那个羸弱的公子,但绝不是一个缠绵病榻的废人,他还有精魄,他更有情怀。
那首《夜合花》是他的情思,是他对尘世最后的歌颂,也是世人对他最后的唏嘘。
那晚他送走了最后一位宾客,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那感觉就像走了许久的路,终于到达终点,得以躺在绵软的床被之中,好好地修养身心。
孤月冷清,油尽灯枯,他独自一人坐在屋中,看着他们留下的一首首歌咏之作,不禁想到往年欢宴的情景,那时他还年轻,爱妻还在身侧,友人也并未远去。回忆太美好,直教人肝肠寸断,那些追寻不来,却活生生印在自己脑海的过往,是他多年极力隐藏的梦魇。
出郭寻春春已阑(陈维崧),东风吹面不成寒(秦松龄),青村几曲到西山(严绳孙)。
并马未须愁路远(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闲(朱彝尊),人生别易会常难(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浣溪沙·郊游联句》
这是多年前的一场春郊。
那时陈维崧尚在人世,秦松龄、严绳孙还未归乡,直到今日他依旧记得那年春暖花开他们曲水流觞的悠然之乐。
他们之间常会用联句的方式作诗娱乐,每人一句,最终连成一首完整的诗篇。每个人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每个人钟爱的情感也不相同,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在同一首诗中遇见不一样的彼此。学思相互碰撞,才情彼此交融,将与众不同的风格揉合在同一首诗中,每一句都包含了一种精彩。在多人组句之后,最终一首饱含他们情谊的诗作应运而生,可以说那不仅仅是一首诗,也是他们友情的见证,记录了从前时光的美好。
多年前的旧事再提便是揭疤,但他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
常言道,如果一个人总是去怀念过去的一切,那只能说明他现在过得并不好。容若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所失去的每一寸光阴,都是他再也寻不回的温暖。曾经卢氏离开,他强打精神振作起来,去勇敢面对未来,多年后他寻到一个志趣相合的沈宛,他以为自己会和她相伴走过一生,可沈宛也在相守不足一年后离去,这一走才让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再也拾不起对未来的信心。
夜深春雨落,暮色隐桃花。世上本就没有什么永垂不朽,也唯有那些无情无爱的草木,才会一年四季遵循着自然界的守恒,如钟表一般行走,不会迟到,亦不会消失。
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湘帘乍卷,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
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五更风雨,莫减却、春光一线。傍荔墙牵惹游丝,昨夜绛楼难辨。
——纳兰容若《东风第一枝·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中带着童真气息的唱词永远能拨人心弦。
薄情东风,凄清冷雨,吹打着不堪重击的花瓣。缤纷的粉色,带着一抹让人心动的甜腻,唐人崔护,也曾被这柔和浅粉扰动过情思。
清明时节,映目皆是烟柳浅绿,瑞气怡人。崔护踏春赏景,观览草长莺飞的初春,只是他越行越远,无意间走进一个桃花缤纷的世界,花朵缀满枝桠,芬芳馥郁,他在桃林之中寻到一家茅舍想要讨一碗水喝,那家的姑娘从门栏中走出,笑意盈盈持水相赠,一眼惊鸿秋水。那日一见,女子的灵秀纯真再不能让他忘怀。
隔年清明,崔护再度探访当年的院落,可院中早已人去楼空,再寻不到当日女子的脉脉深情,于是他也只能低吟错失的遗憾。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是崔护遍寻无果的叹息。我们总以为每一次离别都会阔别重逢,可并不是每一次的相遇,都代表着永恒。于是人来人往,在离别的过程中,逐渐习惯着失去。
错过的遗憾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又有谁能幸运到一生都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值得珍惜的人?
轻卷湘妃竹帘,惊起画梁处的栖息双燕,远处的黄莺忽地飞起,让桃枝轻颤,飘落了几片花瓣。桃花一向开得绚烂,水边高地处的桃树经历风雨后依旧恣意怒放,那颜色混淆了人的视线,远远望去,哪里是朱红的绣楼,哪里又是桃花?
黄昏日落,一天悄然溜走,只有桃花顾着绽放美丽,不知疲倦地等待着踏星归来的赏花人。
桃花的风韵跃然纸上,庭院与山巅相映成趣,落日余晖中的桃花更添了份耀眼迷离。迎着寒风也要绽放美丽的花儿,带着独有的顽强生命力,守护着自己的一方沃土,见证着无数悲喜。
夜深人静,院中的夜合花静静地卷曲起芬芳的花瓣,就像一颗带着香气的明珠,被月亮照出一圈好看的光晕,高洁得让人不忍触碰。残存的墨迹早已干涸,带着馥华墨香安静地躺在镇纸之下。桌上的双鱼砚台结着淡淡的冰碴,却没有人可以用心将它融化。明明是一幅书卷浓郁的画面,可为何在冷月之下,带着孤寂无边的萧索,似乎它们知道自己的主人即将永辞人世,无法再用温暖的手拾起它们,写出一句句妙词佳句,绘出一卷卷写意山水。而是要魂归故里,游走在幽冥地界,踏过忘川,穿过黄泉,只为去谋一个得以圆满的来生。
容若疲惫地躺在榻上,嗅着飘来的馨香,一枕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