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好处却无言

相看好处却无言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纳兰容若《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这首《浣溪沙》是容若写给沈宛的一阕词,他人生中爱过的最后一位女子,赚尽了他余生璀璨的光。

沈宛的灵动、善解人意得到了容若的真心相待,于是这首词字字句句都散发着甜蜜的语调,带着成熟男人特有的深情,欣赏着如娇花一般艳丽的她。有人说这首词是容若写给亡妻卢氏的悼词,而实际上词中所含“紫钗记”出自《霍小玉传》,霍小玉是青楼女子,和沈宛的身份相符,因此这首《浣溪沙》的主人公正是沈宛。只是沈宛与霍小玉虽出身相同,但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霍小玉是霍王府庶出的小姐,霍王生前非常喜爱这个乖巧的女儿,但他去世后,霍家的兄弟嫌弃她们母女二人身份低微,于是给了她们一笔钱让她改名换姓住在外面。她们母女二人过惯了富贵日子,忽然失去庇护,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后来她沦为艺伎,无人知道她是霍王的后裔。

她生得极其美丽,与名门出身的新进士李益相爱,李益与她初见,便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说她“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佳人才子一相逢,水到渠成的爱情便应运而生,两情缱绻依偎时,那是爱情最美好的时候。霍小玉真心爱慕李益,又深知自己身份低微,不能与他长相厮守,于是与李益约定只要他八年的时间,将一辈子的欢乐爱恋在那段时期内享用完,而八年后李益再去挑选名门望族,结成秦晋之好,到时她就抛弃人世之事,剪去头发穿上黑衣,皈依佛门。

李益被她的善解人意所打动,于是立下盟约,等他归乡后告知父母,在八月就将霍小玉娶进门,情郎的不离不弃让霍小玉感激涕零,于是长安城中,霍小玉满怀期待地等着他的一纸婚书。后来李益归乡,音信皆无,霍小玉四处打听未果,情急之中她一病不起,数月后听闻他早已娶了门当户对的侯门之女,他违背了当年的诺言。本靠着那一丝念想撑着命数的霍小玉瞬间病重,后来有仗义侠客听说了这个故事,于是将负心的李益带到霍小玉面前,到底是刚烈的女子,她看着往日深爱的情郎,气急呵斥:“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怒喝之后气绝而亡,魂归黄泉,一代佳人为情殒命。

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霍小玉死后化作厉鬼,游荡在李益身边,让李益与妻妾互生嫌隙,一生不得安宁。这出爱情悲剧在男权社会不过是最寻常的一幕。多少女子倾心相付,用一生来赌一个人,可结果却是满盘皆输,输了爱情,丢了自己,换来世人的闲言冷语,淹没在人言可畏中。霍小玉虽化作厉鬼,但那何尝不是她遗留在人世间的一缕不甘心的魂魄在作祟,她爱了一生,等了一生,结果却被负了一生,如此在死后都放不下曾经付出的真情,嘴里虽然在怒喝他的薄情,可心中却始终不相信那个与自己耳鬓厮磨的男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负了心。多少怨侣将深爱的情谊在说出的一瞬间化成口不择言,吐露出人间最绝望的爱。

沈宛与她相比,不知幸运了多少倍。容若有情有义,不会做出始乱终弃的混账之事,对她宠爱有加,也不因她出身青楼而怠慢于她,始终一心一意护她周全,他不能堂堂正正地给她名分,却能坦坦荡荡地托付真心。她在青楼的那些日子里,见过太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用一时的虚情假意换来姐妹的一颗痴心。世人认为青楼女子水性杨花,不过逢场作戏,可处在那个位置的她们,又多少次信以为真,换来的却是一场镜花水月,如此怎能叫她们的心再柔软情长?

三生有幸,得公子垂爱。无数梦回午夜,沈宛都感激上苍将容若带到她身边,容若是她沦落风尘后为她遮风挡雨的大树,给了她情谊,又给了她一个家。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他们相识的因果就这样被容若掩藏在词中,如故事一般的美好造就了他们如今的相守。

“十八年来堕世间”摘自李商隐的《曼倩辞》,李商隐一向以东方朔自比。东方朔仙逝后,天边消失了十八年的岁星又重现天边,汉武帝经占星师提点,一算东方朔刚好陪伴自己十八年,他悔恨自己错过神仙,不过也只能徒留遗憾。眼下容若也以东方朔自比,或许是对自己在凡尘经历情劫的自嘲,那是他不得不经历的劫难,唯有接受而已。紧接着下一句“吹花嚼蕊弄冰弦”却暗含了他与沈宛相识的旧事。

故事来自《柳枝诗序》,这依旧是李商隐的诗作。洛阳有位叫柳枝的女孩,自幼家境优渥,只是十六七岁的她并不喜欢梳妆打扮,倒是喜欢以树叶为笛吹奏曲子。李商隐的堂兄李让山是她的邻居,一天李让山在家中吟诵李商隐的《燕台诗》,柳枝听后立刻跑了出来,向他询问作者是谁,李让山告诉她是他的一个兄弟,叫李商隐。柳枝听后当即让李让山去替她向李商隐求诗。她担心李让山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还特意扯断衣带系在他的身上以作提醒。

这样因诗寻人的事情,容若也曾做过。那年他拜托好友顾贞观寻访“天风海涛之人”,于是便有了和沈宛的一段姻缘。

初见的时候,他们还不曾这般亲密。他们以信笺相传,字字句句都小心谨慎,他生怕自己的某一个字眼唐突了素未谋面的沈宛。在来往信件中,两个陌生人逐渐变得熟稔,那段等待书信的日子,让他仿佛重回少年时代的悸动。沈宛的每一次回信,都会带给他莫大的惊喜,俊秀的鸳鸯小字无一不透着灵气,让他对这位锦心绣口的女子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他常在心底勾勒沈宛的模样,想着到底会是怎样的女子,身处烟花粉巷,内心却澄澈如一,用成熟的笔触,安慰着他这颗濒临绝望的心。

终于沈宛抛下一切顾虑,来到了他的身边,她成了为爱孤注一掷的赌徒。她曾冷眼旁观太多爱情的悲欢离合,明白盛极渐衰的道理,因此她在佛祖前求的不是一个只倾心于她的良人,而是一个自始至终都不会抛弃她的有情人,爱情会散,而情谊却无法消散。世事无常,那些笃定着不会分离的誓言又有几个会始终不变,陪伴爱人直到生命的尽头?哪怕痴情如容若,他对那段回忆不肯释怀的原因或许只是卢氏的离世让一切美好戛然中断,隐藏在夫妻之间的矛盾还来不及暴露,所以他才会这般留恋。当爱情褪去,亲情登场,那些千疮百孔浮出水面之后,我们还会坚定不移地面对所爱说着此情不渝么?

也许容若爱的就是她洞明世事的聪慧。沈宛遇见的男人很多,听过的情话不少,正因如此他们都是经历过爱情的人,懂得彼此的讳莫如深,也懂得爱情过后留下的沟壑再难平复。惺惺相惜的两个人,决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共同摒弃了前尘过往,保留着回忆,然后去与另一个人为伴,互相帮衬着迎接新的人生。或者说他们可以理解对方心中那段难以割舍的过去,怜惜对方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小轩窗前,容若看着风姿绰约的她,二人脉脉相视却不发一语,那些羞人的情话都藏在眼波之中,直抵对方心底,唯有彼此相知,月色之中,果真相看好处却无言。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纳兰容若《南乡子·秋暮村居》

暮秋时节,他与沈宛相伴出行。寒溪上落着红叶,寂静空山树木不再苍翠,黄叶堆积万顷山坡,绘出了一幅色彩明艳的秋居之图。他牵着她的手登楼而望,那是一片缤纷盛景,十里寒霜掩映田园秋色。

神清气爽的山间,他们一待便是半天。青烟缭绕的山居中传来鸡鸣犬吠的声音,是时候归家了。夜晚的山路总是那样让人分不清方向,即便有荧荧灯火,也会叫人迷路。他们沿着横亘山路而行,忽远忽近,时东时西。原本枯燥无味的寻路之行,因为有她的存在而变得充满意义,他们的家在林木深处,此刻月色高悬,屋舍正孤独地静候着晚归的主人。

静谧的田园风光是他内心探求的宝地,他愿意沉醉在宁静又温馨的生活中不再离去。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轻松,容若的身上背负了太多责任:父母的期盼,妻妾的情爱,幼子的管教,还有那沉痛的过往,可唯有与沈宛相伴的时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因为她不曾向自己过多的索取,反而贴心地为他缓解心中的苦闷,甘心当他身边的一株萱草,为他解开世间忧愁。他愿意带着她寻访一切未知的领域,过着没有负担的生活,踏遍秀丽河山,领略世间万物的壮观。

宿命的安排,让他们相识,美好的相识,让他们难忘,他走在繁花烟云之上,身旁伴着生命中最后的知己,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个残酷的人间,满心期盼着每一次的花好月圆。岁月安谧,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