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门第里的落寞儿
康熙十五年,容若补考殿试,他考取了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个消息让一心想要他出仕为官的纳兰明珠欣喜异常。在显赫的官宦家族,很少有后代会脚踏实地以科举之路走入官场,而容若成了其中的少数之人,他成了纳兰明珠的骄傲。
距离上一次失意已经过去三年,这期间他一点一点地从失落的沼泽中走出,他遇见了那个在他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妻子。这三年改变了他太多,他又回归到了那个云淡风轻的纳兰容若,于是当他考取进士之时,心中无比喜悦,身边有情投意合的妻子相伴,他有了奋斗的理由,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可事实上他久久未得到委任。他满腔热忱想要施展才华的雄心逐渐被消磨,一腔抱负无处施展。再加上康熙十五年十月,朝廷下诏禁止八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让容若心中的美好蓝图面目全非,未来对他来说变得不再明确。
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浮名总如水。拼尊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
无寐。宿醒犹在,小玉来言,日高花睡。明月阑杆,曾说与、应须记。是蛾眉便自、供人嫉妒,风雨飘残花蕊。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纳兰容若《瑞鹤曲》
古往今来,怀才不遇是才子们歌咏不衰的主题,那些老掉牙的陈词感叹即便由容若来写也是并无新意,因为他抒发的只是内心的苦闷,只求自己一个痛快。
他的年龄又长了一岁,可是依旧在时间的流逝中碌碌无为。虚浮名利如流水,让人不可捉摸,他又何必为此所累?倒不如喝尽杯中酒,好一醉方休。残阳落日中,大雁成群结队,他想问它们是否已经回来,只是大雁离也好,留也罢,与我又有何干系。我只冷眼等鹤鸣于亭,看看陆机曾发过的誓言是否奏效,若真有鹤鸣,定是他洗白冤屈之后,绝尘归来。
容若又是一夜无寐,饮酒宿醉让人如梦似幻。他曾凭栏望月与天上的神女对话,感叹人生无常,犹如风雨摧残花蕊,又何须为此而添愁增恨。
那些都是宽慰自己的话罢了,岁月不饶人,我的年岁随之增大却一身无用,也只能用笔来抒发愁思了。
整整两年容若都只有进士之名却无进士之实,尴尬地等候着属于他的人生。直到康熙十七年,皇帝赏识他编著的《通志堂经解》,又由于他出身显赫——他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他的曾祖父金台石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是皇太极的生母,他的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因此他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的官职。
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也是从皇帝身边一个小小侍卫做起的,容若如今也成了皇帝身边的侍卫,这似乎预示着他会走和他父亲一样的道路。
容若以武将出仕,最开始他确实有些失望。虽然他曾梦想驰骋疆场,击溃蛮夷,拯救百姓于战乱之中,可骨子里的文人气质让他更想以文入仕,用一支笔挥斥苍穹。但皇帝金口玉言,局势已定,既然他已经走上为官之路,如果真的可以效力朝廷,替百姓谋福,文官武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御前侍卫这个职位是满洲贵族官僚子弟不必通过考试就可获得高官厚禄的一条捷径,容若有些哭笑不得,这样的闲职让他为了考试而辛苦的日日夜夜成了一个笑话,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天子皇权,他又奈若何?
不过还好,他有妻子相依,有挚友相伴,为官的苦闷得以找到宣泄的出口,他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去游弋在诗词的世界中——渌水亭。
自从表妹离开,他无法再踏进暮烟亭一步,那里充斥着过去的回忆,他一个人无力承担那些两个人的莞尔。于是他修建了渌水亭,这里成了他的世外桃源,也是他心灵的栖息地。
“野色湖光两不分,碧云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亭挂夕曛。”这是容若为渌水亭写下的短诗,寥寥数句就将渌水亭依水而立、碧波荡漾的景致刻画得入木三分。田园风光足以让人卸下一身疲惫,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容若在此疗养,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
他出身乌衣门巷之中,却无心官场,孤独地走在山水中只徒留一个背影,斜阳余晖下,单薄的身影显得那么倔强,又如此落寞。不过他并不在乎,与其浪费时间在无法一展雄心壮志的官场之中,倒不如沉浸在书卷筑成的小世界中低吟浅唱,守着一年四季,看渌水亭的春夏秋冬。
“垆边唤酒双鬟亚,春已到卖花帘下。一道香尘碎绿苹,看白袷亲调马。烟丝宛宛愁萦挂,剩几笔晚晴图画。半枕芙蕖压浪眠,教费尽莺儿话。”那是春天的渌水亭。
少女买酒,帘下卖花,鸭鹅戏水,惊碎浮萍,一派春意盎然,活泼灵动而富有生机的景色。他的心为之沉醉,只是那个身着旧时士人衣裳的人在堤岸驯马,让他思绪泛滥,原来未考取功名的人竟然如此之多。不过还好他可稍稍放下心结,绘出晚景春图,倚着芙蓉枕,伴着黄莺的啼叫而眠。
词人的心思最难捉摸,他在遥望春天以后,却在秋天伤感抒怀。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风月落城乌起。”
悲秋伤怀是文人词中不变的主题,容若也不能免俗。很少有人能人生是一场绚烂绽放:纳兰容若词传在秋天不伤感,似乎秋天就适合缅怀,让过往曾经变得清晰,不再扑朔迷离。
夜色如水,月亮映在水中,微风吹得人衣袂飘飘。水中鱼儿游泳,搅碎了一池月色。这样好的夜晚该有美酒助兴才好,心被酒灌醉,可愁思却凸显得更加清楚,让人难眠。漫漫长夜,西风袭来,月亮随之隐匿,东方泛起了鱼肚白,京城正在悄然苏醒,新的一天就这样来临。
也许在很多个夜晚,容若曾无数次地一个人看着月亮落山,看着京城的天空逐渐被朝霞占据,直到最后迎来清晨,那些难熬的夜,在日复一日的磨合中变得习以为常。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一阕《浣溪沙》,蕴含了他百转千回的心思。他在踽踽前行中默默地成了一个孤独的惆怅客。也许在某一个无眠的夜晚,他听见远处传来的笛音,那音符如同泣泪,让人闻之心碎。
那个夜晚,他仿佛从笛声中感知到了那人和自己相同的心境,他知道吹笛人为何而悲,因何无寐。两个未曾谋面的人,凭借笛声便可引为心中的知己,产生共鸣,甚至由此推测他们本可以互为知音,古人之间隔空的玄妙实在让人向往。
多情思,惆怅客,他给自己的评价永远都是独自行走的人,因为即便他想结伴而行,也注定找不到从始至终能陪着他前行的同伴。他的情思柔情万丈,举笔落墨之间,汇成一道轻烟在眉间笼罩,愁绪叠生,与他的落寞并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