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宋代词人秦观提笔之间绘出小儿女相见时的难舍难离,秦观流连在脂粉丛中,写惯了风月之诗,而在容若的一生中,也曾有过一段蜜糖般的生活。

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总是能让人消去不少疲倦。每当他深思疲累的时候,一边的卢氏总能及时看出他的倦惫,适时地为他端上一碗早已晾好的茶饮,刚刚好的温度,让他一饮而尽。

容若发现,他逐渐不再依赖饮酒,一点点开始回归到之前的生活方式:一壶茶,一阕词,一拢光,一佳人。

刚成亲时,卢氏发觉容若总是离不开酒。于是细心的她并未多言,只是旁敲侧击地问了府中的仆人,在仆人的言语中,聪颖的她从中猜出几分原因,不过她并未说破,而是翻阅着古籍细心调配着一味味不同的茶饮,每天变着花样端给容若喝,久而久之,容若的酒瘾渐渐就小了。

这世上总会有一个人,安静地守在你身边,耐心地陪着你找回最初的自己,而你满身风雨,也愿重归故里。对于容若而言,卢氏就是那个让他心甘情愿改变的人。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纳兰容若《鬓云松令·咏浴》

夫妻之间的闺房之乐总是有着胭脂一样的色彩。

那是个雨后放晴的夜晚,空气中充满了湿润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青草香气,被微风轻轻地送入屋中。

卢氏刚刚沐浴完,如墨长发被随意地挽成鬓云髻,如玉的肌肤透着微微粉红,就像红玉般晶莹剔透。旖旎的月色总是会偷窥到人间盛景,此时此刻屋内充盈着光,梨花随风摇动着,倾斜着的花枝隔着窗幔映出蜿蜒的影子,点点玉瓣随风而落。卢氏坐在碧纱后不愿整理湿发,她伸手接过花瓣,又将它们再次吹开,她带着一丝娇柔,闭着眼感受清风拂面的清凉。

月色柔美,躲在一边痴等妻子的容若不发一言,默默地隔着纱帘看她如仙子般出浴的妩媚。娇羞的卢氏戳破了丈夫的心思,调皮地将青鸾镜挪了方向,省得被他瞧见自己慵懒的模样。

容若失笑,低着头翻阅书籍,只是身后的她轻盈地踏着冰凉的石砖步步走来,砖面上留下点点香气,她穿着轻薄罗衫,如凌波仙子一般从身后蒙住容若的眼。凉风阵阵,屋内薄寒,温润的公子拥住娇小的妻子,视线所及之处,已是羞红粉面,果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小夫妻间的寻常嬉闹总是浓情蜜意的,容若在府内新修了一处鸳鸯社,那里曲径通幽,极其雅致,是两个人幽会的地方。

卢氏怕热,于是容若特意在鸳鸯社周围种满了花藤,茂密的植株将鸳鸯社的回廊遮掩得严严实实,一丝阳光都透不进来,那里记录了两个人的琴瑟和鸣。她会在容若繁忙的时候静静地守在一边看书,或是绣些花样,沉默着如同一幅画,虽不言语,却足以让人安心。

多少个日夜,只要容若在府中,她都愿意在鸳鸯社中守着他,哪怕彻夜不眠。一灯如豆,沉静的府邸中除了蝉声蛙鸣再无声响,他们二人如同被时光凝结着的琥珀,定格了永恒的美好。

当幸福来临,一切幸运也都像商量好了一般随之而来。康熙十五年三月,容若中二甲第七名进士,这对于纳兰家族来说是件天大的喜事,容若更是满心欢喜,三年前的遗憾终于得到了补偿,他如所有文人一样,为自己的才学得到认可感到高兴。

再回想从前的那些坎坷、心酸,似乎都是上天给他的考验,如今他考中殿试,拥有了情投意合的妻子,志同道合的知交,圆满的人生不过如此。这一年,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他很知足,不敢再贪求太多。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纳兰容若《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纵观容若一生,他的词作中大多数都如同蒙着一层薄薄的纱,一片朦胧,看不清色彩,就像南方的梅雨天气,带着淡淡的愁绪,终日看不见天明。

《生查子》是他中举之后所作,那时他是个幸福的人,于是词中字里行间都带着一抹不可多得的亮色。

春日里的景色总能让人心神安宁。映入眼帘的皆是清浅绿色,垂柳依依,灿烂的花瓣随风而舞,他很久没有这样放松了。他骑着一匹骏马,驰过长堤,意气风发少年时,京郊美景在驰骋间尽收眼底,盎然的季节带着微微的香气,他看着岸堤下一池春水,潋滟流光,令人沉醉。

疾驰的少年骑马归来,带回一骑香尘。祝贺新科进士们的庆典即将开始,这次庆典他整整迟到了三年,不过今年的这场樱桃宴,他终于能理所当然地前去赴会了。

东风徐徐,归来已是深夜。蜡烛已点燃多时,烛火被风吹得忽明忽暗,卢氏拄着额头靠在桌上,想来已是等他太久,疲惫地睡着了。

容若无眠,这三年匆匆而过,就像梦一样,他伫立在窗前,看着屋檐下去年的燕巢,发现里面钻进了新来的燕子,时间从不会因为体谅一个人的感伤而停滞不前,不过还好他已告别那个悲伤的自己,一切春风得意,在这个凉风习习的春夜,迎面而来。

他依旧是那个多情的公子,对着妻子柔情似水,只是他又多了个令他骄傲的身份——父亲。

卢氏有了身孕。

当他的妻子低着头红着脸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时候,容若惊呆了,说不出话,半晌将她拥在怀中,心中的喜悦溢出了眼底。

康熙十四年,颜氏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颜氏是他的妾,是纳兰明珠夫妇为容若选的。颜氏出身不高,并无才学,容若对她只以礼相待,给了她夫妻的情分,并无太多感情,她与卢氏是无法相比的。

卢氏怀了身孕是纳兰府的喜事,这是纳兰家的正房嫡子,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个生命的降临。一年间容若双喜临门,他接连吃下两枚幸福之果,于是闲暇之余他又多了件事,那就是陪着卢氏在庭间散步。

有身孕的人总是需要陪伴的,眼下他并未被皇帝任职,他有着大把时间来陪着卢氏。他的那些好友一连多日见不到他,寻到了府上,才知纳兰公子在陪怀着身孕的妻子闲话家常,不禁打趣起容若来,闹得容若和卢氏脸红不已,一向舌灿莲花的容若竟想不出话来回,只痴痴地笑,却倍感幸福。

他也不曾想过自己会为一个女子如此深情,只是感情很难说清因果,他只觉得陪在卢氏身边甚好,看她低眉浅笑,看她粉面含嗔,怎么看都让他挪不开眼。爱一个人就是愿意陪在她的身边,心心相印,做一对神仙眷侣。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那首《画堂春》,画的也是容若心中的春。

相连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明明是有情人,却偏偏两地相隔。青烟袅袅伴随着思念徐徐升起,雾霭中的人端坐着,嗅尽一生惆怅。时间总是会因情而变得或长或短。念着她在的时候,愁肠转了好多个结,因为他们并不能相亲相爱,枉教人凄凉憔悴,黯然神伤。

忘了那是几个寒暑,几度春秋,更是忘了去看繁花是否盛开,百草是否丰茂,季节更迭中,只听到屋外莺雀啼叫,那是又一个春天来了。可是如果只剩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世间活着,那春天来得也并无意义,世间再好,孤苦的人也看不见色彩斑斓,不过是满目萧瑟罢了。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如今想来,大概是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二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情情爱爱,有聚有散,只是相同的爱恋却得不到相同的结局,爱情的走势容不得人来勉强。如若相离后还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在鹊桥相会,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情愿。

他始终只追求一双人,两情缱绻才是夫妻,两厢恩爱才是眷侣,他的“一人一心一双人”照亮了世人痴情的心,更成为自己一生无解的蛊。

短短《画堂春》含了三个典,他连连用典而不显生涩,丝毫没有堆砌之感,因为他早已将深情揉碎在语句之中,用心血浇灌着他的诗词。

一生一世的情谊弥足珍贵,他求了一世,盼了一生,终于迎来了和卢氏的情分,那些郎情妾意的时光,那些温软细语的流年,在匆匆岁月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记忆中成为最深刻的烙印,永不停息地勾画着属于他们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