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运丝操作

项目三 运丝操作

一、实训目标

1.掌握二氧化碳直线运丝法操作技术

2.能正确调节摆动运丝法操作的焊接工艺参数。

3.掌握焊接接头的操作方法。

4.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树立劳动保护意识。

二、焊前准备

1.调试好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工具摆放整齐到位。

2.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焊件尺寸及要求:

(1)焊件材料牌号:Q235-A低碳钢板,300 mm×200 mm×6 mm。

(2)焊接材料:焊丝H08Mn2SiA,直径1.2mm。

(3)焊机:NBC1-300型。

三、焊接工艺参数

四、操作步骤

1.直线运丝法操作

采用短路法引弧,引燃电弧后采用直线焊接操作,焊接过程中要保持焊枪适当的倾斜角度和焊嘴高度,焊接中保持匀速移动。

(1)始焊端:引弧后将电弧稍微拉长一些,对焊缝端部要预热,然后压低电弧,对起焊端焊接,避免焊缝始端不齐整。

(2)焊缝接头:方法是在原熔池前方10~20 mm处引弧,然后以直线方式将电弧引向接头处,在接头中心摆动,向前移动的同时逐渐加大摆动幅度,保证形成的焊缝与原焊缝宽度相同,最后转入正常焊接。

(3)焊枪的运动方法:一般二氧化碳焊接均采用左向焊法,前倾角为10°~15°。

(4)收弧:在收弧处焊枪停止前进,并在熔池未凝固时反复断弧、引弧,直至填满弧坑为止。收弧时若收弧不当,容易产生弧坑并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

2.摆动运丝法焊接

(1)引弧:采用短路法引弧,保持焊丝与焊件距离2~3mm,按动焊枪开关,开始送气、送电、送丝、引燃电弧。

(2)焊接操作:引弧后将电弧稍微拉长一些,对焊缝端部进行预热,然后压低电弧摆动焊接。运条方法有锯齿形、月牙形、三角形、斜圆圈形等,焊接中匀速摆动;根据焊接实际效果判断焊接工艺参数是否合适;焊接中根据熔池情况、电弧稳定性、飞溅大小及焊缝成形的情况来修正焊接工艺参数。

(3)焊缝接头:在原熔池前方10~20 mm处引弧,然后以直线方式将电弧引向接头处,在接头中心摆动,向前移动的同时逐渐加大摆幅,保持形成的焊缝与原焊缝宽度相同,最后转入正常焊接。

(4)焊枪的运动方法:一般二氧化碳焊接时均采用左向焊法,前倾角为10°~15°。摆动时左右摆幅一致,摆动到中间时速度稍快,两侧稍作停顿。

(5)收弧:焊接结束前必须收弧。收弧时控制好温度,让收弧点融合充分;反复断弧收尾,填满弧坑;若熔池已凝固才引弧,则可能产生未熔合和气孔等缺陷。

五、注意事项

1.正确的焊接操作规范。

2.收弧过快,易在弧坑处产生裂纹和气孔,应在弧坑处稍作停留。

3.焊接场地加强通风并安装防护屏,防止一氧化碳气体和电弧的危害。

六、考核标准

1.焊缝边缘直线度≤2mm,焊缝宽度差≤3mm。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等缺陷。

2.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焊缝余高0~3mm,余高差≤2mm。

3.焊缝边缘咬边深度≤0.5 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

4.安全文明生产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规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