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全国中职焊接技术比赛规程

项目一 全国中职焊接技术比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ZZ-064

赛项名称:焊接技术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中职院校焊接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生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中职院校与本赛项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

1.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手独立完成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考试以及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

2.理论知识部分:考试时间1小时。考核内容依据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结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分值所占比重为15%。

3.实际操作部分:以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考核,要求选手按图纸要求独立进行试件的装配焊接。实操项目设置包括:手工焊条电弧焊、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三种焊接方法。分值各占25%,共计75%。考核时间共计4小时。

4.职业素养考核:考核选手操作规范性、安全文明生产等。在竞赛过程中进行考核。分值所占比重为10%。

四、竞赛方式

1.竞赛以个人赛方式进行。竞赛队伍组成:由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参赛,每名参赛选手可配有1名指导教师

2.竞赛组织机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全国职业院校焊接技术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各分赛区设全国职业院校焊接技术技能大赛分赛区组织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各赛项机构包括赛项执行委员会及下设专家工作组和组织保障工作组。

3.本次竞赛各代表队的抽签顺序和竞赛的场次,在领队会议上现场抽签确定。每名选手竞赛的赛位号,在竞赛检录时抽签确定。抽签工作由裁判长主持,赛务组负责组织实施,竞赛监督人员现场监督。

4.2016年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内外团队到场观摩。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人员变更: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竞赛。

五、竞赛流程

1.竞赛日程

焊接技术赛项的竞赛日期,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赛区执委会统一规定。

2.竞赛流程

竞赛流程及日程安排表

注:1.每场次竞赛结束,封闭并隔离实操考场及试件存放区域。
2.裁判评分时,封闭评分区域,独立进行。

六、竞赛试题

(一)本赛项竞赛理论部分公开题库,参考教材为《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焊工理论考试习题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出版;《焊工》(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年出版。赛前1个月公布一套样题,比赛前3天从试题库中抽取一套作为比赛试题。

理论试题题型分为3种:判断、单选、多选,题型及分值比例如下。

(1)判断题50题(占总分的40%)(每题0.8分,正确的“√”,错误的画“×”)。

(2)单项选择题50题(占总分的40%)(每题0.8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3)多项选择题10题(占总分的20%)(每题2分,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二)实际操作试题采用公开试题的方式,赛前一个月在大赛官网上公布三套试题,赛前现场抽取其中一套作为比赛试卷。

实际操作内容如下:

(1)焊条电弧焊板对接和角接焊接(位置待定)。

(2)CO2气体保护焊板对接和角接焊接(位置待定)。

(3)手工钨极氩弧焊管对接和角接焊接(位置待定)。

七、评分标准

1.理论竞赛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15%。共110道题,50题为判断题(每题0.8分)、5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0.8分)、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2.实操竞赛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75%。板角接:板试件两端各20 mm范围内不评分,对其余全长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板对接:板试件两端各20 mm范围内不评分,对其余全长焊缝进行正、反面外观检查及100%射线检测;管板角焊缝:焊缝全长正、反面外观检查;管对接:焊缝全长正、反面外观检查和100%射线检测。

3.职业素养评分标准

劳保穿戴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扣满4分为止;安全操作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扣满4分为止;文明生产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扣满2分为止。

4.违规处理程序:参赛选手如有违反竞赛纪律、竞赛规则等行为,一经发现,由当执裁判将违纪行为做出书面纪录并由选手确认签名,由子赛项裁判长汇总给总裁判长,并由总裁判长签字,按大赛相应规定做出处罚。

5.竞赛按总成绩排名:比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成绩相同时,按“现场实际操作”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如成绩再相同,取并列名次。

八、其他

1.技术规范

(1)参照《焊工》2009版中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高级工及以下低级别的要求,结合中职学校、技校专业教学大纲,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关注行业发展,体现新技术和新知识。

①实际操作规定:

组对规定:组对时试件的间隙、钝边、反变形,均由参赛选手自定。

定位焊规定:板定位焊在坡口内的两端,定位焊缝最长15 mm,对接板两端不允许加引弧板和引出板。管定位焊在正面坡口内,定位焊点数不得超过三点,定位焊缝最长10 mm。定位焊应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焊材规格由参赛选手在大赛提供的范围内自选。所有试件一次组对完成。试件在组对过程中出现问题,由参赛选手自己修复,不得调换。

上架固定规定:管件上架固定时,应在焊接开始前标记12点钟的位置,定位焊不准设在仰焊位置(即5~7点钟位置)。每个试件上架固定完成,举手示意裁判员按照规定检查确认后方可施焊。

施焊操作规定:施焊开始后,禁止使用电动工具。对接焊缝均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完成。试件焊接时,焊缝最高点距地面不得高于1.2 m。焊接过程中,试件不准取下、移动或改变焊接位置。管对接焊采用两半圆自下而上焊接。氩弧焊不允许重熔,不允许背部充氩。板对接焊采用一个方向焊接,不得由中间向两端焊或由两端向中间焊,所有层数的焊接方向均一致。

打磨及焊缝清理规定:焊前允许对坡口及两侧20 mm范围内进行打磨。操作完成时,参赛选手应认真清理试件表面的焊渣、飞溅物,但不能破坏焊缝表面的原始成形。

九、技术平台

1.本赛项由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等合作支持。竞赛使用的设备为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S-400(PNE61-400)手工氩弧/焊条两用焊机和NB-350(A160-350)气保焊机,焊条、焊丝由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提供。

2.材料要求:

(1)焊条型号:E5015。直径:φ2.5 mm、φ3.2 mm、φ4.0 mm。(选手任选焊条规格大小进行焊接)

(2)焊丝型号:气保焊丝ER50-6,φ1.2mm;氩弧焊丝ER50-6,φ2.5 mm。

(3)气体要求:氩气:纯度≥99.99%;二氧化碳:纯度为99.8%。

(4)钢板要求:材质Q345,规格8=8~12 mm。

(5)钢管要求:材质20#,规格φ<60mm,8=4~6mm。

比赛用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辅助材料、气体、工件检测等由大赛准备或企业赞助。

3.比赛用工、量夹具要求:比赛所用的工具、量具、夹具,采用由选手自带和相关企业及承办校现场提供的方式。清单在比赛前一个月正式公布。竞赛用操作架由承办校提供。